黄河

作品数:3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治理校外培训霍夫斯泰德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教育科研》《理论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双减”之下校外培训治理:成效、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2
《上海教育科研》2022年第7期17-22,共6页董圣足 公彦霏 张璐 潘奇 黄河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1年度重大课题《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21)》(编号:CANZD21001)的阶段性成果。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培训行为明显规范。同时,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中也面临财务危机加重、合同纠纷攀升、就业难题凸显、转型发展困难、变异培训增多等衍生风险。为此建议:(1)协调部门...
关键词:“双减”政策 校外培训 教育治理 
网络虚拟道德的内在理路及其论域被引量:4
《理论导刊》2018年第9期75-80,共6页黄河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与治理研究"(15CKS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改变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并催生出继陆地、海洋、太空之后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会空间场域——网络虚拟社会。以善恶评价方式来调节人们活动行为、实现自我完善的道德随着人的虚拟化生存"入驻"网络虚...
关键词:网络虚拟道德 网络虚拟社会 个体道德 社会公德 论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互联网思维及其运用被引量: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48-54,共7页黄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与治理研究"(15CKS039)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互联网思维,是普遍联系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运用,表现为以理论思维去抽象、概括、描述和解释互联网技术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切经验现象的思维活动。互联网思维是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具体反映,是由社会生产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互联网思维 “知-行”律 “互-联”律 “加-减”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