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雪怡

作品数:79被引量:41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电机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学制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研究》《中国大学教学》《职业技术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教育的形成过程被引量:1
《职教论坛》2012年第4期61-62,共2页严雪怡 
职业教育和其他应用性教育既有共同特点,也可能有不同特点。可以用"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明这些现象:职业教育以学习掌握动作技能为主,归属"动作技能领域",而有些应用性教育以学习知识理论为主,归属"认知领域"。随着技术的科学化,科学理论...
关键词:经验技术 理论技术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必须高度重视我国技术本科紧缺问题被引量:3
《职教论坛》2012年第1期48-49,共2页严雪怡 
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社会需要大量技术创新人才,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技术本科等学制,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我国十七大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很多技术创新人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增长...
关键词:技术本科 加工贸易 技术创新人才 
论“技术本科”被引量:3
《职教论坛》2011年第19期48-51,共4页严雪怡 
技术本科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是技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发展技术本科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国高级技术型人才十分紧缺,导致生产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最后提出快速...
关键词:技术教育 技术本科 技术型人才 技术创新 
论“工学结合”被引量:2
《机械职业教育》2011年第9期3-5,10,共4页严雪怡 
实行"工学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全面提高素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学结合人才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职业教育除了要重视提高工学结合水平外,还必须重视跨类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工学结合 跨类型人才 李斌式人才 
按照“人职匹配原理”培养高技能人才被引量:7
《职教论坛》2011年第1期67-68,共2页严雪怡 
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招生制度不合理,不仅促使很多青年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而且,不按照动作技能要求选拔学生,以致有些学生学习一辈子也成不了高级工。建议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校单独招生,并按照“人职匹配原理”选拔...
关键词:人职匹配 职业需要 学生特性 国家职业标准 人尽其才 
论“从做中学”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14-17,共4页严雪怡 
由于"从做中学"受到忽视,其学习规律尚在探索阶段。着重说明"从做中学"的重要作用,及其与"从书本上学"的区别和联系,并回顾这方面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提出今后探索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从做中学 从书本上学 教育目标分类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课程分类、教育分类和教育目标分类被引量:2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5-8,共4页严雪怡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课程分成理论课、实践课两大类和若干类别。采用综合课是课程改革的有效模式,但组成综合课时要作全面考虑。教育分类、人才分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动态变化,要随时注意生产力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教育改革;但不...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课程分类 教育分类 教育目标分类 
“从做中学”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被引量:8
《职教论坛》2009年第1期42-44,共3页严雪怡 
“从做中学”在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中都有重要作用。但两类教育在做什么、如何做方面有明显区别。杜威提倡“从做中学”有很大积极意义,但受到历史的局限,仅看到经验技术的作用,未能看到理论技术的作用,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存在过分强...
关键词:从做中学 从学中做 经验技术 理论技术 
追忆闻友信司长
《机械职业教育》2009年第1期3-3,共1页严雪怡 
闻司长离开我们整整十个多月了,由于近年来疏于联系,三个月前才得到他去世的噩耗。不久前,收到学校转来的《闻友信教育纪念文集》(下称《纪念文集》),阅读以后,勾起很多往事,于是写出此文,以表示对闻司长的怀念。
关键词:司长 追忆 纪念文集 
高级技术型人才是当前实现技术创新的主力被引量:4
《职教论坛》2008年第11期4-5,22,共3页严雪怡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技术创新人才。当前技术创新的主要特点是:运用高新技术实现对传统技术的改造,需要高级技术型人才作为这项技术创新的主力。当前应当通过挖掘普通高等学校潜力等途径,积极发展技术本科,加快培养高级技术型...
关键词:高级技术型人才 技术创新 主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