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相群

作品数:1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蚌埠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当代文学工农兵无产阶级文学意象传统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绥化学院学报》《牡丹江大学学报》《淮南师范学院学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纯真年代》:文化与习俗暴政下的个体的内在自由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寇国庆 倪相群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纯真年代》,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上流社会强大而保守的文化与习俗对新思想、新行为的封杀与束缚。现代社会个体自由在现实中仍然是稀缺的,小说的主人公可以说是时代与环境的牺牲品,...
关键词:《纯真年代》 文化暴政 内在自由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公共话语与历史意识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66-68,共3页寇国庆 倪相群 
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是在中国社会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下展开的,它们揭示了农民、农村、农业在这一语境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承载了社会的公共话语的作用。然而,乡土小说的创作理念同样存在二元对立的精神局限,基于此,只有看到城...
关键词:乡土小说 公共话语 精神局限 历史意识 
深情回望:现当代文学中的小城故事
《绥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55-57,共3页寇国庆 倪相群 
现当代文学中的作家描述了众多小城故事,而且这类作品以深情回望与早年记忆展开;小城故事所呈现的风物人情与市井传奇正是作家创作的情感源泉及运用深情回望与早年记忆得以展开的背景。20世纪的中国,小城正处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
关键词:小城故事 深情回望 早年记忆 风格气质 
个体经验及其超越——论韩东的小说创作
《晋中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95-98,共4页寇国庆 倪相群 
个体感受与经验是韩东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这在他早期创作的系列短篇小说与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中有着明显体现。与父辈漠视个体主观感受与经验的创作理念不同,韩东的创作转向个体的感受与经验,并且不限于此,更试图对之进行超越,并以此...
关键词:韩东小说 创作理念 个体感受与经验 追求真理 
难以忘却的记忆——王安忆与蚌埠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56-58,73,共4页寇国庆 倪相群 
王安忆对旧上海的书写难免有着在历史档案中寻找材料而进行的虚构与想象,而在对少年知青插队偏远荒僻的蚌埠进行书写的一系列小说则充满刻骨铭心的创伤记忆。王安忆对早年贫瘠乡村生活带着个人痛感的认识,显然更为丰富生动和具体,也成...
关键词:王安忆 蚌埠 记忆 精神资源 创作观 
论20世纪文学趣味与文化的转向
《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7-9,72,共4页寇国庆 倪相群 
"文学趣味"作为在一定文化中习得的感性的审美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趣味区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文学趣味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文化趣味的走向主要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结果。20世纪...
关键词:金院本 金元戏曲 传统文学 
王安忆小说中蚌埠地域意象与其创作历史观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25-126,共2页寇国庆 倪相群 田万惠 
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一般项目(项目编号:BBXYHHWH2010C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安忆创作了许多以蚌埠地域意象的小说,在这些小说中蚌埠是她20世纪70年代下乡插队时远离都市现代文明的慰籍,与《长恨歌》表现的上海的大都市现代文明的市民生活日常平庸却可能具有传奇性不同,身处内陆地域的小城蚌...
关键词:王安忆 蚌埠地域 市民生活 理性务实 创作历史观 
文学与电影文本《色·戒》之批判与反思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34-136,共3页寇国庆 倪相群 
张爱玲小说《色·戒》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叹与末世情怀,强调人物面对命运的无奈与历史的虚无,是个人主义在乱世与民族困境面前的困惑;李安的电影《色·戒》则呼应时代话语深入发掘女性在传统文化中的命运,传达了对传统男权文化与意识形...
关键词:《色·戒》 传统文化 个体话语 集体主义 批判反思 
论当下大学人文教育中的健康文化趣味培养
《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43-145,共3页寇国庆 倪相群 
当下流行文化中充满娱乐主义的低级趣味倾向,文化趣味的意识形态性必须值得重视。大学人文教育中的健康文化趣味培养是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人格摆脱奴役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文化趣味 流行文化 意识形态 娱乐主义 趣味培养 
当代文学中工农兵形象批判与反思(1942—1966)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寇国庆 倪相群 
1942—1966年间,在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指导下解放区及建国后的文学创作"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文学创作出现了新气象,无论文学表现的对象还是创作者本身大多是工农兵,这明显地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是无产阶级文学实践的新发展,然而在这一...
关键词:历史颠倒 工农兵 无产阶级文学 批判与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