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啸霆

作品数:49被引量:1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自然辩证法范式哲学STS博物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东南学术》《教学与研究》《哲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地平线——第二开端理论概释
《江海学刊》2025年第1期56-66,255,共12页刘啸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及当代创新研究”(项目号:20&ZD043)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开端是解决当前人类文明根本危机而断然掉头的重大抉择,是文明的新地平线。当前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实践都昭示了第二开端存在的必然性和现实性,关于第一、二两个开端的比照更印证了第二开端的革命性和根本性。推动第二开端实...
关键词:第二开端 末世论 新地平线 人学 精神实践 未来化 
“+”时代的涅槃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刘啸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及当代创新研究”(20&ZD043)。
人类文明经过几千年的攀爬走到了人类世的晚期,各种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极化都预示着这个时代行将终结,从而促使文明的模式必须发生根本转换。当此之时,认真审思人类存在的基础和规范显然是必要而迫切的。一、前提:文明的支撑定律一般认为...
关键词:哥德尔定理 相似定律 人类世 环境与资源 永动机 生命态 自在性 物理学 
文明危机与第二开端的哲学被引量:22
《理论探讨》2021年第6期102-110,共9页刘啸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及当代创新研究”(20&ZD043)阶段性成果。
人类文明因环境、资源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问题的压力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根本性危机,其根源则在于文明的底基是人之自然性的不断释放,以至于最终突破了地球的承载极限。因此,按照文明之U型总模式的进路,人类接下来的文明之旅必须“...
关键词:文明危机 U型模式 第二开端 生态哲学 第一哲学 精神文明 
文化强国的古典复兴之路
《理论探讨》2014年第5期61-64,共4页刘啸霆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学技术对文明的影响机制及其哲学"(NCET-08-0062)
文化强国是中华复兴的必由之路。而文化强国必须复兴中华古典。但是,按照流行的数理方式将中华古代智慧元素化、要件化,除了加快其肢解速度,根本不可能复兴之,因为中华古代智慧属于博物学传统,必须按照博物的方式在现代视域中重建。
关键词:文化 文明 古典学 博物学 数理学 建设性 
博物论——博物学纲领及其价值被引量:14
《江海学刊》2014年第5期5-11,共7页刘啸霆 史波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学技术对文明的影响机制及其哲学"(NCET-08-0062)的阶段性成果
博物论是以博物学为基础和对象并把后者的思想方法提升为一种原则或纲领的哲学理论。博物知识来源于个体的生活亲知、集体或族群的劳动协作、先民经验的传承和知识分类等,因而具有自然性、切近性、涉身性、个体性、具体性和本土性等特点...
关键词:博物论 博物学 数理学 范式 建设性 博物经验 
STS视野中的科学被引量: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7期46-51,共6页刘啸霆 史波 
随着人类对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关于科学涵义的理解逐渐形成了知识维、活动维、社会维、文化维等四个结构性向度。这四个向度有着依次的"出场"顺序,体现了科学自身变化发展的特殊历史性。科学的这种历史性又折射着古今科学不同的发...
关键词:科学 博物学 数理学 小科学 大科学 STS 范式 全科学 
和谐与贯通——莱布尼茨的STS活动及启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8期96-101,共6页刘啸霆 
STS是二战前后兴起的新兴领域和学科,其根本特征是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复合性超学科理念。而这早在莱布尼茨的科学活动中就有许多体现。莱布尼茨的STS活动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在理论活动方面,他坚持整体的科...
关键词:莱布尼茨 STS 整体论 研究范式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新进展
《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5期32-34,共3页刘啸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X024)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作为哲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欧美声势浩大,在我国也跟进迅速。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成果突出、风格明显,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迹象。这些进展和变化既推动了本领域的思考,也深化了对一般哲学主题的理解。其中,...
关键词:科学技术研究 社会研究 20世纪中叶 STS 社会性 
异样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科学与信仰的离合被引量: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7,共7页刘啸霆 张秀华 
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理性;信仰与和谐文化建设"(07JJD720037);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人才支持计划<科学技术对文明的影响机制及其哲学>项目
欧洲现代性的发生在一定意义上缘自宗教的转向。但是,在近代中国,由于宗教的影响被现实和中国人自己因功利目的而选择的工具理性所冲击,将科学与它的原初精神基质剥离,导致在中国以科学的名义建构了一个异样的现代性。这必然会引出新问...
关键词:现代性 中国精神 基督教 科学 信仰 
纠正不应有的错位——“自然辩证法”语义在当代汉语学术中的境遇及出路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0期31-34,共4页刘啸霆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材建设项目
自然辩证法自恩格斯创立之日起,就一直面对自然界是否存在辩证法的争议。如今,这一前提预设越来越显得没有必要,只是其在中国的明确却是由非自然辩证法界的学者推动的。对此,自然辩证法界几乎处于失语状态。现在,为了推动自然辩证法学...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本体论 实践哲学 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