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天人合一经学人生境遇志趣明理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论坛(陕西)》《唐都学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载的人生境遇、生命志趣与历史地位
《新西部》2020年第22期9-15,共7页刘泉 
陕西省社科一般项目(2018C09);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科重点项目(17JZ063)阶段性成果。
张载一生,无论是事兵、为官还是讲学著书,其实都贯穿着一个理念,那便是“开太平”,这也是张载人生终极的生命志趣。“四为精神”在张载的一生中经历了萌芽、孕育、诞生、践行到凝练的全过程,涉及到人类的价值目标、生命意义、文化传承...
关键词:张载 人生境遇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优秀传统文化 使命意识 文化传承 生命意义 志趣 
从《横渠易说》看张载的注释观与诠释主旨
《儒学与文明》2018年第1期96-105,共10页刘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正蒙》注研究”(15YJC720032);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7JZ063)阶段性成果
以《横渠易说》为代表的'诸经说'是张载研究儒家'六经'学术早中期的解经著作,《横渠易说》作为'诸经说'中唯一传世的文本,其体式属于'说体',篇目上侧重《易传》尤其《系辞》。张载解经并不侧重于撰著成书,而是随义理以阐发己见。其诠释...
关键词:张载 《横渠易说》 注释观 诠释主旨 
有别·交胜·合一:张载天人思想的结构特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54-160,共7页刘泉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张载易学文献整理与经学思想研究"(17YJC720015);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张载<东西铭>历代诠释与关中仁孝伦理观念研究"(17JZ063)
张载基于对人类实践行为的反思,从同知用、合内外两个层面论述了天人有别、交胜、合一的三种关系,形成了完备且自洽的天人理论体系。其天人理论,既继承了孔孟儒学天人一体、天人相通的理论,也十分重视老子及其之后的天人有别、天人相分...
关键词:张载 天人有别 天人交胜 天人合一 结构特质 
学归孔孟 志开太平——张载的人生境遇与生命志趣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18年第4期43-48,共6页刘泉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张载易学文献整理与经学思想研究"(17YJC720015);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张载<东西铭>历代诠释与关中仁孝伦理观念研究"(17JZ063)
张载一生经历了三次重要的人生境遇的转变,即21岁时受读《中庸》于范仲淹,37岁时与二程论易及道学之要于京师,51岁时归居横渠镇。以这三个转折划分张载的人生历程,呈现为有志于兵、学术探索、学术演进、学术成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虽...
关键词:张载 人生境遇 生命志趣 孔孟 开太平 
明理与过言——论张载对庄子的评述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刘泉 
映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自:《横渠易说》校注与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4C01).
张载之学以六经为本而不废佛道精髓,尤其重视老庄的思想资源。张载认为,庄子明“理”但过于极端,终以之为梦幻。张载认可庄子所明之理,而批评其过言、过动,并常以庄子为鉴,警示学者。张载强调,学者当立心求道以明理,使天德得以...
关键词:张载 庄子 明理 过言 
《横渠易说》明清版本考论
《唐都学刊》2017年第2期79-87,共9页刘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理论招标项目:"张载学术文献集成与理学研究"(10zd&061)阶段性成果;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横渠易说>校注与哲学思想研究"(2014C01)阶段性成果
《横渠易说》是张载唯一传世的"诸经说"著作,其历代著录颇多,传世的则止明清诸本,包括明代吕柟所刻二卷本,明代徐必达《张子全书》本及其衍生本,清《通志堂经解》本,以及清《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的《张载集》则是在明清《...
关键词:张载 《横渠易说》 明吕本 明徐本 通志堂本 四库本 
张载“心解”诠释学的理论特质被引量:2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刘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理论招标项目(10zd&061)
张载的哲学思想具有原创性,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论证,对张载独特的诠释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张载的诠释思想集中体现为"心解"二字,"心解"具体表现为"濯去旧见以求新意"的诠释目的,张载以"濯旧求新"的模式实现对孔孟之说的传承,他从...
关键词:张载 “心解” 诠释学 朱熹 求义自明 濯旧求新 
从蒙、颐二卦看张载的养正工夫论--以《横渠易说》为文献基础
《船山学刊》2016年第6期66-70,共5页刘泉 林乐昌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张载学术文献集成与理学研究(10&ZD061)”;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横渠易说》校注与哲学思想研究”(2014C01)阶段性成果
张载哲学的工夫论具有多种形态,学术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出自《正蒙》与《经学理窟》的"知礼成性""变化气质""大心""诚明"等形态,而对《横渠易说》中的工夫形态则鲜有论究。《横渠易说》的工夫论思想十分丰富,其中蒙、颐二卦所体现...
关键词:张载 《横渠易说》   养正 工夫论 
明理与过言——论张载对庄子的评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3-36,共4页刘泉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横渠易说>校注与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4C01)
张载之学以六经为本而不废佛道精髓,尤其重视老庄的思想资源。张载认为,庄子明"理"但过于极端,终以之为梦幻。张载认可庄子所明之理,而批评其过言、过动,并常以庄子为鉴,警示学者。张载强调,学者当立心求道以明理,使天德得以盛大,使仁...
关键词:张载 庄子 明理 过言 
尊经崇贤 崇礼讲学——试析李因笃的关学思想
《唐都学刊》2016年第2期46-51,共6页刘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清代<正蒙>注研究"(15YJC720032)阶段性成果
李因笃是清初关学的主要代表之一,虽以诗文名世,但在对关学思想的阐发和弘扬上具有重要贡献。限于文献不足,难以全面深入地研究李因笃的关学思想,但就其文集所载相关文献可知,李因笃早年推崇程朱但不排斥陆王,晚年极力提倡、践行张载礼...
关键词:李因笃 清初关学 经学 礼学 学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