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江

作品数:35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类本质费尔巴哈共同体辩证法异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主义研究》《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路径的超越:施蒂纳与马克思思想的比较研究
《西部学刊》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刘海江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之所以耗费大量的篇幅来批判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马克思对待传统哲学采取的是批判继承的理性态度,施蒂纳对待传统哲学采取的却是全盘否定的非理性的态度。但与此同时,施蒂纳...
关键词:马克思 施蒂纳 路径 超越 
《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思想关系研究被引量:1
《前沿》2016年第11期14-18,共5页刘海江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对政治国家的批判是接着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来说的,但马克思在借鉴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同时,并未束缚于费尔巴哈的哲学窠臼之中。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理论以类本质即人的内在意识的异化为基础,把改变意识看...
关键词:马克思 费尔巴哈 类本质 类生活 思想关系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费尔巴哈的辩证超越
《学习月刊》2016年第20期17-19,共3页刘海江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无疑是其思想中最有影响同时又最具争议的理论之一。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习惯于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角度来对之进行解读,并认为这是马克思的思想滞留于费尔巴哈哲学窠臼的证据。这种观点...
关键词:费尔巴哈 《巴黎手稿》 异化理论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穆勒评注》中的辩证法思想研究
《江汉论坛》2016年第12期24-28,共5页刘海江 萧诗美 
异化理论有辩证法和抽象批判两种不同的模式,黑格尔是前一种模式的代表,费尔巴哈则是后一种模式的代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最初是接着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来说的,因而体现了费尔巴哈异化模式的特点。但在《穆勒评注》的交往异化思想中...
关键词:马克思 《穆勒评注》 私有财产 社会财产 辩证法 
异化思想的辩证演绎:黑格尔、费尔巴哈与马克思被引量:9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6期60-67,共8页刘海江 萧诗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KS003)
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从黑格尔或费尔巴哈哲学的角度解读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成见,但三人的异化理论却存在原则上的区别。黑格尔以"实体即主体"的思想为基础,把异化和异化之扬弃的过程看作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构建了庞大的唯心辩证法体系,...
关键词:黑格尔 费尔巴哈 马克思 异化 辩证法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批判思想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6,共6页刘海江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从物质和形式的矛盾出发确立了原子何以成为原子的问题意识,指出在伊壁鸠鲁的思想中,原子的直线运动、偏斜运动和排斥运动构成了原子实现自身的辩证过程,同时表明原子只有在与其他原子的联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独特规...
关键词:马克思 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原子论意识 共同体 
《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私有财产社会性质的辩证考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67-71,共5页刘海江 
马克思于《穆勒评注》中提出来的交往异化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和《第三手稿》的社会概念之间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异化劳动理论提出了社会财产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对立,交往异化通过分析货币与类活动...
关键词:马克思 《穆勒评注》 异化劳动 对象性关系 交往异化 社会 
马克思社会观的重大突破
《人民论坛》2016年第24期96-97,共2页刘海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社会概念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含义:首先,马克思在对市民社会的深度剖析中发现了私有财产的社会性质及其运动,从而赋予其社会概念以及解放的意义;其次,社会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社会概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的社会联系思想研究
《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21-28,172,共9页刘海江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11CKS00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中,对自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提出的社会概念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充实和具体化,这表现在马克思并未从纯粹物质的角度看待劳动产品,而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劳动产品的...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对象化劳动 异化劳动 类存在 类本质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人格奠基——基于对马克思一个重要命题的分析
《理论探讨》2015年第3期66-69,共4页刘海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11CKS003)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工人同产品的直接关系"出发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观念,同时也把德法年鉴时期确立起来的新的人格理论引入了对所有制问题的分析。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就提出了社会个人的概念,强调个人的人格只...
关键词:社会的个人 人格 劳动 所有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