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海

作品数:7被引量:9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安市淮阴种猪场更多>>
发文主题:苏淮猪新淮猪色差仪色板肉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农业科学》《农家致富》《江苏农业学报》《畜牧与兽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适宜猪背最长肌mRNA差异显示分析的2种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江苏农业学报》2009年第3期572-575,共4页李开桢 曲亮 黄春玲 于传军 吴建海 王均顺 黄瑞华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5304;BG2004317)
以苏淮白猪为材料提取RNA,比较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与TRIzol试剂法提取RNA的效果。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提取的RNA经纯化之后均能够满足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需要,差别仅在于前者提取的RNA浓度稍高于后者,而后者更简便易行。
关键词:RNA 提取 DDRT—PCR  背最长肌 
色差仪和肉色板在猪肉肉色评定中的应用被引量:75
《江苏农业科学》2007年第2期121-124,共4页周波 黄瑞华 曲亮 李开桢 王林云 任同苏 姜建兵 吴建海 
江苏省高新技术研究项目(编号:BG2005304)
用色差仪将标准肉色板(日本制)的6个色级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6个色级的L^*、a^*、b^*、C和H0值的变化规律。以肉眼对照肉色板评定法和色差仪评定法对淮猪(HH)、苏淮白猪(75%大约克猪+25%新淮猪,SHB)、大约克猪×淮猪(YH)、...
关键词: 肉色 色差仪 标准肉色板 
新淮猪瘦肉系生长与胴体性状分析被引量:7
《畜牧与兽医》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周波 于传军 王林云 黄瑞华 刘红林 吴建海 韦习会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资助项目(BG2004317和BG2005304)
新淮猪瘦肉系的培育自1998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04年已获得二世代猪群,其肉猪日增重达617g,比新淮猪增加了81g;达100kg体重日龄为194d,比新淮猪缩短了34d;料重比2.85,比0世代猪下降0.78,每头猪可节省饲料46.8kg;在屠前体重83...
关键词:新淮猪瘦肉系 生长性状 胴体性状 
新淮猪瘦肉系杂交育肥及胴体性能测定被引量:4
《畜牧与兽医》2005年第6期27-28,共2页于传军 周波 吴建海 黄瑞华 韦习会 刘红林 王林云 
选取长白猪×新淮猪瘦肉系(长淮组)、杜洛克猪×新淮猪瘦肉系(杜淮组)和新淮猪瘦肉系(新淮组)3个组合的试验猪进行育肥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长淮组、杜淮组和新淮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29.25±84.39)g、(677.72±58.06)g和(617.35...
关键词:新淮猪瘦肉系 杂交 肥育性能 胴体性能 
苏淮猪的毛色遗传分析被引量:1
《畜牧与兽医》2005年第1期4-6,共3页李学斌 于传军 吴建海 王瑞 刘振山 黄瑞华 王林云 刘红林 徐银学 
863计划 2 0 0 2AA2 4 0 31 3
苏淮猪是通过选用大约克和新淮猪为原始亲本品种 ,在理想杂种的基础上 ,经多世代闭锁繁育培育的新型瘦肉品系。对苏淮猪育种过程中的毛色分离现象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猪的毛色遗传相当复杂 ,不但受到很多基因控制 ,而且各座位间还可能...
关键词:苏淮猪 毛色 遗传 
苏淮猪选育过程中繁殖性能及早期生长性能分析被引量:7
《畜牧与兽医》2004年第12期18-19,共2页于传军 何正东 李学斌 刘今一 吴建海 韦习会 黄瑞华 陈杰 王林云 刘红林 徐银学 
863计划 (2 0 0 2AA2 4 2 0 31 3)
苏淮猪是在新淮猪基础上培育的各方面性能更优良的新淮猪瘦肉系。本文对江苏省淮安市淮阴种猪场的苏淮猪自 1 998年下半年以来的育种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苏淮猪在经过杂交和几个世代的选育后 ,所形成的新品系在其繁殖性能、仔猪...
关键词:早期生长 繁殖性能 选育过程 仔猪 育种工作 新品系 世代 淮安市 启示 江苏 
江苏地方优良猪种集锦(四)——新淮猪
《农家致富》2004年第19期37-37,共1页吴建海 
关键词:江苏 猪种 新淮猪 生产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