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艳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社会意识自然存在社会实践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社会科学》《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泰勒斯与西方哲学思维特质的奠定被引量:2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48-152,共5页徐先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项目"马克思社会存在论研究"
泰勒斯的哲学命题"水是世界的本原"不仅向前承袭了古希腊神话对创世的好奇,而且向后预示着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特质:以本体论(有关终极实在的理论)为基本内容,将其和理性原则捆绑在一起。"水"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世界观"从神学视角转到自...
关键词:泰勒斯 本原 终极实在 统一性 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重复性”问题及其求解——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被引量:2
《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21期55-59,共5页徐先艳 
高中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内容"重复性"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通过进阶式的教学设计寻找教学的"差异化优势"。具体说来,可通过引入历史视域向学生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之...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中政治课 重复性 历史视域 问题逻辑 
从“类存在”到“社会存在”——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引量: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18-22,共5页徐先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思辨的哲学批判同实证的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借用费尔巴哈哲学术语——"类存在"、"类生活"等表达出超越费尔巴哈的新观点:人的类特性不是意识,而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动;人的类生活不是抽象的...
关键词:类存在 社会存在 劳动 社会生活 
社会存在与历史唯物主义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34-41,共8页徐先艳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 传统教科书 社会意识 哲学教科书 侧重点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社会存在论
《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62-65,共4页徐先艳 
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因此,可以说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诸手稿中的全部论述在最终意义上都是关于社会存在的。虽然马克思并没有对社会存在论在解析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的地位作出系统说明...
关键词:《资本论》社会存在 自然存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达社会存在范畴的理论桥梁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7-138,共2页徐先艳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存在"这一重要范畴。一个成熟范畴的提出往往有一个前期的理论探索过程。社会存在范畴生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类"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获得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社会存在 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 
卢卡奇解读马克思辩证法之得与失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S2期230-231,共2页徐先艳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首先是革命的辩证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其次是总体的辩证法,包含将社会看作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的具体总体观,以及把社会关系置入历史进程的历史总体观。
关键词:辩证法 总体观 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