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伟

作品数:23被引量:14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苦荞近红外光谱种子种子质量种子活力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耕作与栽培》《作物学报》《食品工业科技》《南方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环链棒束孢生长曲线的测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102-106,共5页彭雪 陈万浩 张晓娜 孟子烨 朱丽伟 邓娇 陈庆富 
贵州省科学技术计划(黔科合基础[2019]1234);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黔教合KY字[2020]246);贵州师范大学资助博士科研项目(11904/0517052)。
明确环链棒束孢的生长曲线,为环链棒束孢代谢物的采集、孢子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采用重量法、显微直接计数法、比浊法3种方法对环链棒束孢2018 BY-1菌株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链棒束孢的生长规律为0~3 d为迟缓期,3~5 d为对数...
关键词:环链棒束孢 生长曲线 OD值 孢子浓度 菌丝干重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荞麦叶苏氨酸和缬氨酸含量检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3年第S01期5-6,共2页朱丽伟 吕勇 杜千禧 石桃雄 陈庆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812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30);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20)资助
为满足荞麦育种工作和生产加工的需要,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定量偏最小二乘法(PLS)对荞麦叶片苏氨酸和缬氨酸含量进行了快速测定研究。测定苏氨酸含量的最优模型的建模集内部交叉决定系数为92.58%,校正标准差0.32,平均相对误差4.3...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荞麦 偏最小二乘 苏氨酸 缬氨酸 
荞麦种子高萌发率虫生真菌菌株的筛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393-400,共8页彭雪 吴煜 张晓娜 陈万浩 朱丽伟 陈庆富 邓娇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黔教合KY字[2020]246);贵州师范大学资助博士科研项目(11904/0517052)。
筛选促进荞麦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的虫生真菌菌株,为研究虫生真菌对荞麦的促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4种虫生真菌16株菌株的芽孢子和分生孢子悬液以1×10^(6)个/mL的浓度浸种2个品种6个品系的荞麦种子,获得对荞麦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的虫...
关键词:荞麦 种子萌发 虫生真菌 
近红外光谱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金苦荞氨基酸快速测定被引量:1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朱丽伟 严金欣 黄娟 石桃雄 蔡芳 李洪有 陈庆富 陈其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1300,2019YFD1001304);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20,黔科合基础[2016]1106号);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1904/0516027);贵州省荞麦种质资源保育及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基金项目(黔教合KY字[2017]002)资助。
荞麦籽粒中富含谷类作物比较缺乏的赖氨酸,使其不同于其他作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传统氨基酸测定费时且昂贵,为满足金苦荞育种工作的需要,选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建立快速检测金苦荞叶片中氨基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
关键词:荞麦 近红外 人工神经网络 氨基酸 模型 
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苦荞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21年第15期25-28,共4页石桃雄 朱丽伟 王红霞 黄娟 陈庆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30);贵州省荞麦种质资源保育及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基金项目(黔教合KY字[2017]002);黔科合平台人才项目([2017]5726-20);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11904/0516027)。
为了研究褪黑素处理对苦荞耐盐性的影响,以苦荞WTX2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苦荞种子,以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处理种子在盐胁迫(100 mmol/L NaCl)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褪黑素处理的种子抗盐能力显...
关键词:褪黑素 苦荞 盐胁迫 萌发 幼苗生长 
苦荞黄酮含量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被引量:5
《福建农业学报》2021年第8期884-891,共8页石桃雄 黎瑞源 潘凡 黄娟 朱丽伟 汪燕 梁成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1300,2019YFD1001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125);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ZC[2019]2298);贵州省荞麦种质资源保育及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项目(黔教合KY[2017]002);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1904/0514027)。
【目的】开展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挖掘与黄酮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为高黄酮含量苦荞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193份苦荞种质为供试材料,基于62对SSR引物分析了供试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对总黄酮含量和SSR标记...
关键词:苦荞 SSR标记 黄酮含量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苦荞AGPase编码基因FtAGPL和FtAGPS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被引量:3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4期52-57,共6页石桃雄 唐彬 任蓉蓉 朱丽伟 邓娇 梁成刚 汪燕 黄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508);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1]一般109);贵州省荞麦种质资源保育及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黔教合KY[2017]002)。
AGPase是植物淀粉合成的第一个限速酶,直接决定淀粉的合成速率和积累量,是由2个大亚基(AGPL)和2个小亚基(AGPS)构成的异源四聚体。研究从苦荞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4个AGPL编码基因(命名为FtAGPL1~4)和2个AGPS编码基因(命名为FtAGPS1~2)。...
关键词:苦荞 AGPASE FtAGPL FtAGPS 系统进化 表达分析 
苦荞NAC转录因子FtNAC17的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7
《生物技术通报》2021年第1期174-181,共8页荣玉萍 唐彬 李鹏 章洁琼 陈庆富 朱丽伟 邓娇 黄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19,31760430);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基础[2016]1107;黔科合成果[2019]4252号;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19号;黔科合LH字[2017]7364号);贵州师范大学资助博士科研项目(11904/0516031)。
植物特有的NAC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研究苦荞中NAC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答,为阐明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苦荞为试验材料,克隆一个NAC家族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干旱...
关键词:苦荞 FtNAC17 克隆 表达 非生物胁迫 
213份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及高产种质筛选被引量:18
《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第10期2429-2439,共11页吕丹 黎瑞源 郑冉 郑俊青 朱丽伟 石桃雄 陈庆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125,31860408,31760430);贵州省荞麦种质资源保育及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项目(黔教合KY字〔2017〕002)。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213份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筛选高产苦荞种质,以期了解影响苦荞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育高产苦荞品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以来自于我国11个省(区)的213份苦荞种质为材料,对其株高、主茎分枝数、初花期、盛花...
关键词:苦荞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高产种质 筛选 
NIRS法定量分析多年生苦荞叶片蛋白质与GABA含量被引量: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0年第8期2421-2426,共6页朱丽伟 周焱 蔡芳 邓娇 黄娟 张晓娜 张锦阁 陈庆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30);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 S-07-A5);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766号);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16]1107);贵州省荞麦种质资源保育及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基金项目(黔教合KY字[2017]002)资助。
为满足多年生苦荞育种工作的需要,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定量偏最小二乘法对多年生苦荞叶片蛋白质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快速测定研究,实验使用了222份多年生苦荞材料,扫描光谱后测定其化学值。研究发现样品蛋白质含量的...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多年生苦荞 模型 蛋白质 Γ-氨基丁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