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蒸

作品数:31被引量: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符号学仁学人文科学《论语》解释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电影艺术》《当代儒学》《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论语》《孟子》文本之现代性
《当代儒学》2019年第2期125-137,共13页李幼蒸 
《论语》一书为古代读书人入手一册的必读书,现代化以来的今日竟仅成为国学家的专门研究对象。但《论语》与所有其他古籍不同,其内容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性,本人强烈主张亦应将其视为现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不分中学西学专业)的必读书。...
关键词:人文知识分子 积极人生观 《论语》 治学观 跨越时空 研学 座右铭 现代性 
现代儒学研究随想·哲学篇——和刘述先先生商榷
《国际儒学论丛》2016年第1期8-30,248,共24页李幼蒸 
“儒学”作为思想史上的学派名称和作为现代学科,是两件完全不同之事,而十分遗憾的是,海外新儒家学派一向将二者混为一谈,导致了学术研究中的概念不清。随之产生的混淆为:将思想史的客观研究和今拟加以部分继承的传统儒学价值学信仰视...
关键词:儒学 仁学 人文科学 新儒家 伦理学 中国思想史 
简论“重读”《论语》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47-50,共4页李幼蒸 
鉴于古今背景及其语言表达的差异,加之学科间的制度性局限,本质上与一切宗教传统不同的仁学伦理学经典《论语》,应该在新知新学新理的语境内加以深入开发。为解决古今经典文本读解的差异问题、进而在义理的层面上也达到现代人类认识论...
关键词:重读 仁学伦理学 符号学 新知新学新理 《论语》 
仁学是中华文明第一信仰体系被引量:2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16,共16页李幼蒸 
代表仁学的"论语原本"为中华文明最伟大的第一书。《论语》一书所包含的"足以自成体系的原始文本"的完整历史性延存,承载着几千年积累的人类最伟大的人本主义伦理学体系。仁学作为历史上中华文明第一信仰体系,它不仅是现世人际正义方向...
关键词:仁学 中华文明 信仰体系 《论语》 人本主义伦理学 
胡塞尔三卷现象学《观念》中译本出齐的特殊意义——反思、回顾、感怀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6,共6页李幼蒸 
收入中文版《胡塞尔著作集》的胡塞尔的三卷《观念》现已出齐。此现代西方哲学经典译介,为中国研究者深入探讨其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但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事业来说,其意义绝不限于此。现三卷中译本同时呈现,按照译者、也即本文...
关键词:胡塞尔 自我学 伦理学 仁学伦理学 符号学 
重新读解人文理论经典:必要性及其仁学前提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12,共8页李幼蒸 
中外传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具有本质性区别。认真研习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即为革新人文学科的必要途径。掌握西方理论应分为三个读解及诠释阶段:理解、解释和运用,后二者要求中国学者要采取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态度,...
关键词:仁学 解释学 符号学 现象学 人文科学 科学理性类型 
论“重读胡塞尔”的意义被引量:3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93-104,共12页李幼蒸 
"重读胡塞尔"口号的提出显示了我们的思考前提与当前西方学界的"哲学共识"之间存在着颇多不同之处。对于当代西方现象学和胡塞尔学学术的制度性规范,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理论对峙",实乃现代哲学和人文理论发展史上"...
关键词:胡塞尔 海德格尔 现象学 符号学 仁学 
仁学人本主义伦理学与人文科学的符号学方向--论南京“世界符号学大会”的意义被引量:3
《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23-30,共8页李幼蒸 
由国际符号学学会主办的"第11届世界符号学大会"2012年10月5~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这是世界符号学大会首次移师亚洲。本次大会筹备会顾问、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李幼蒸先生在会上作了主题讲演并致闭幕词。众所周知,李幼蒸先生从...
关键词:人本主义伦理学 符号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人文科学 世界 20世纪90年代 当代中国 意义 
王阳明和胡塞尔的心学还原论——“重读王阳明”和“重读胡塞尔”被引量:4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9-24,共16页李幼蒸 
本文是作者有关王阳明心学实践伦理学和德国现代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主体论的对比研究,目的是在作为中国仁学代表之一阳明实践心学和胡塞尔主体本位主义之间设定人类伦理学的共同根据:意志伦理学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基础。作者认为在人类...
关键词:致良知 主体性 还原论 意志论 自我学 
漫谈符号学的学术功能辨析——论“创作”的思想性与“研究”的理论性之别
《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2期3-30,共28页李幼蒸 
本文拟按照符号学的观察和分析方法,辨析“人文话语”构成中的“功能二分法现象”,亦即创作与研究。为此,本文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大方向”区别;2.电影创作和电影理论的功能区别;3.小说...
关键词:人文话语 创作 研究 存在主义 结构主义 电影 媒体 儒学 汉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