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光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化工装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充电装置野营机械臂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焊机》《控制理论与应用》《科技视界》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被引量:8
《控制理论与应用》2020年第1期137-146,共10页李晓光 张弼 赵新刚 张道辉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805401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73369,61573340)资助~~
形状记忆合金(SMA)作为一种智能材料,相对于传统的驱动器具有功率重量比大、驱动电压低、质量轻、干净、无噪音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各领域.然而,非线性、迟滞、时变等因素影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控制精度,限制了它的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 系统建模 参数辨识 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 
41C103乙烯压缩机干气密封设计与实验研究
《科技视界》2012年第14期182-183,120,共3页周丽楠 冷文平 谢宝玲 李晓光 刘波 
本文分析了密封技术的国内外当前状况及发展趋势,阐述了螺旋槽干气机械密封的密封原理和典型的端面结构,设计并制造了41C103乙烯压缩机的干气机械密封结构,分别测得了螺旋槽干气机械密封在不同的压力和转速条件下的泄漏量,并且进行了动...
关键词:螺旋槽 干气机械密封 动态试验 
APILx52输气管道的焊接工艺
《热加工工艺》2011年第13期196-197,共2页冷文平 周丽楠 李晓光 
针对进口APILx52钢管(管径330mm,壁厚6mm)天然气长输管道(管内压力为1.6MPa)的焊接,从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的选择、坡口形式及其制备、焊工操作要求、焊接工艺和焊接检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要获得其优质焊接接头,必须严格控制焊接工艺,...
关键词:APILx52钢管 焊接工艺 焊接检验 焊接质量 
新型无铅钎料的优化设计
《电焊机》2011年第2期58-61,共4页贺优优 路林 刘长军 李晓光 张链 
利用正交设计得出27组试验钎料配方,并测试了钎料的熔化温度、润湿性和搭接接头强度。选取熔化温度、润湿面积、抗剪强度的试验数据作为参数,根据回归设计理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建立起关于五个合金元素(Cu、Ag、Sb、Bi、Re)与性能指...
关键词:无铅钎料 润湿性 熔化温度 优化设计 
浅谈“2+1”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被引量: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33期225-225,共1页周丽楠 冷文平 谢宝玲 李晓光 赵连花 
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针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工程力学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和体会,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主要的论述。
关键词:工程力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3+1”人才培养模式下液压传动课程的改革被引量: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30期111-111,共1页李晓光 魏晓波 吴克勤 周丽楠 贺优优 
针对"3+1"模式下机械类大学生学习液压传动的特点和要求,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对《液压传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液压传动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面向现代工程实际的制图类课程改革与实践被引量:4
《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10期64-65,共2页张瑞琳 王文友 刘长军 冯杰 李晓光 
立足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面向专业,以突出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建立现代制图类课程新体系,组建复合型制图教学团队。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动手能力训练、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训练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
关键词:制图类课程 现代工程实际 复合型教学团队 
耐热钢管管道焊接裂纹控制被引量: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19期45-45,共1页张链 李晓光 高红 
主要阐述了耐热钢管道焊接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焊接材料和焊接规范的选择两方面对焊接裂纹的控制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耐热钢管道焊接方法进行描述,总结出有效防治耐热钢管道焊接裂纹的措施。
关键词:耐热钢 焊接裂纹 焊接工艺 
减振器试验台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仿真研究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111-114,共4页张波 王登顺 高红 李晓光 
辽宁省教委高校科研项目(990821104)
针对减振器试验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与普通PID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超调小、运行平稳,说明了在试验台的控制过程中模糊控制的优越性。
关键词:试验台 减振器 模糊PID控制 仿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