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维特根斯坦现象学存在之思言说方式《逻辑哲学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社会科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辩证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扫帚与讲台——语言的和现象学的分析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71-76,共6页李菁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90451481);2009年度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尝试以维特根斯坦对扫帚的语言分析和海德格尔对讲台体验的现象学分析为示例,对分析哲学的与现象学的不同考察方式做一具体而微的展示比对。两种具体分析方式虽有很大差异,但其分析效果却具有某种惊人的一致性:它们在破除某种单向...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扫帚 讲台 语言分析现象学分析 
虫洞?——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旅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09年第2期70-84,共15页李菁 
浙江省社科规划青年课题(06CGZX08YBB)
海德格尔朝向另一开端之思想通道可简示为Sein→Seyn→:他一开始要去思的就是Sein(存在),Sein是用来与象征第一开端即形而上学的Seiendes(存在者)划清界线的;Seyn(存有)则是用来表示他所要思的Sein是不再被形而上学地思考的Sein本身;而...
关键词:虫洞 海德格尔 第一开端 另一开端 SEIN Seyn 
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比较研究述评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5期83-87,共5页李菁 
浙江省2006年社科规划项目(06CGZX08YBB)
本文在概述国外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比较研究的总体情况后,着重对国内海氏与维氏的比较研究做一简明述评。
关键词:海德格尔 维特根斯坦 比较 
维特根斯坦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被引量:3
《世界哲学》2008年第2期25-34,共10页李菁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06CGZX08YBB的阶段性成果
存在学可被视为"真(理)—逻辑地说(命题)—现成存在者"**的三方关联。存在学的主题是:为获得作为命题之正确性的真(理),存在必须被命题规定为怎样的现成存在者。存在令维特根斯坦毕生惊异。存在问题作为灯塔,照耀、牵引维氏哲思始终。...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存在之思 显示 不可说者 7种言说方式 
哲学与科学的可能性之间的循环证明——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视域看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22-28,共7页李菁 
浙江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6CGZX08YBB)。
从一种知识学的角度看,科学的可能性须哲学来加以证明,而哲学也须以科学的可能性来证明其合法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不仅从纯粹理性批判哲学出发来证明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并且也以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哲学 科学的可能性 循环证明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论马克思对古典存在论的二重超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79-84,共6页李菁 
古典存在论可被视为真知-逻辑地说-是者三方结构。它在自身的范围内已走到尽头,陷入严重的危机。马克思的哲学是以逻各斯“去揭示存在”,因而也是一种存在论。他实现了对古典存在论的第一重超越: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语言-理论(逻各斯)...
关键词:马克思 存在论 古典存在论 实践存在论 实践 超越 
维特根斯坦与梅洛-庞蒂“语言观”的一种尝试比较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李菁 
维特根斯坦与梅洛-庞蒂对语言都做过深入的研究,语言问题在他们的哲学思考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个分别隶属分析哲学传统和现象学传统的哲学家在语言观上却有着很大的交汇空间:坐落在生活形式中的“语言游戏”和源...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梅洛一庞蒂 语言游戏 语言之肉 
怪圈:“它是”之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18-22,共5页李菁 
在西方的形而上学—科学史上,"逻各斯"(logos)一词的原初意义本只是言、说("它是")。"它(是)"隔开了主、客;主体于客体之思、言、问即始于此。作为理性之源,"思'它是'"不断展开、实现着自身:"它"(首先)是———它自身,可"它"又不(止)是...
关键词:逻各斯 思“它是” 它是 它是它 它是什么 怪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