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恒

作品数:10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方位词分化VN魏晋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社会科学》《文史知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言学家颜之推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15年第9期64-69,共6页林晓恒 欧慧英 
颜之推,字介,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五十里),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隋开皇十七年(597)卒①。先祖为孔子弟子颜回。总其毕生所著,计有《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文集》三十卷、《训诂文字略...
关键词:颜之推 语言学家 《颜氏家训》 《文集》 临沂市 南京市 梁武帝 先祖 
论中古时期汉语方位词系统形式的演变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93-98,共6页林晓恒 
中央民族大学2009-2010年度自主科研项目"汉语基本方位词系统演变研究"(0910KYQN36)阶段性成果
中古时期尤其是中古的中后期是汉语方位词系统形式演变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汉语方位词的结构类型面貌与现代汉语已基本一致,但还有一些结构类型仍然处于形成期;这一时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双音方位词种类增多,特别是后加"边/面/头"的复...
关键词:汉语方位词 形式系统 结构类型 演变 单双音节 
论语言在消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消费经济》2012年第4期73-76,共4页林晓恒 
语言与消费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关系;语言对消费文化具有建构和促进的作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让优秀语言文化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作用,对于倡导高品位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具有十分重要...
关键词:消费文化 语言 作用 
汉语的方位意义与方位词的层次体系被引量:2
《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91-94,共4页林晓恒 
中央民族大学2009~2010年度自主科研项目"汉语基本方位词系统演变研究"(项目编号:0910KYQN36)成果之一
汉语的方位意义是人类认知的结果,根据参照定位的特点可以分为三类:绝对参照定向的方位意义、相对参照定位的方位意义和泛向参照定位的方位意义。方位词是方位意义专职化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根据方位意义的类聚也形成了相应的结构层次体系。
关键词:汉语 方位词 语法定位 层次体系 
“~边、~面、~头”类方位词产生原因探析被引量:5
《语言研究》2010年第4期67-70,共4页林晓恒 
中央民族大学2009-2010年度自主科研项目"汉语基本方位词系统演变研究"(0910KYQN36)
"~边"、"~面"、"~头"类方位词的产生与单音方位词的语义演变有关。当单音方位词的空间实指义变得抽象和虚灵,它们的表义也越来越依赖于别的成分,后附性越来越强。方位词的语义自足性不断降低,引起形式上新因素的加入和补充,产生了复...
关键词:“~边” “~面” “~头”类方位词 语义演变 语义自足性 分化 
“都+V+的+N”结构的限制探析
《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208-210,共3页林晓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CYY029)的成果之一
汉语的"都+V+的+N"结构是一个负载了语义、语用和语法特征的结构体。这一结构属于有标记结构,不能进入从句平面。该结构特定语义、语用和语法特征,对其中的动作事件"V+N"产生了规定和限制,该动作事件如果是非完结性事件或特定性的相对...
关键词:“都+V+的+N”结构 限制 对比焦点 有标记格式 语境补充力 
也谈现代汉语方位词的内涵与外延被引量:3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85-88,92,共5页林晓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CYY029)
现代汉语的方位词是语义名称而非词类名称。方位词指的是一类以方位语义特征聚合并用来表达空间关系的专职词语,可以归入"定位词"和"方位名词"两个词类。方位词依据语义特征而类聚,语义层次不同,所对应的方位词的范围并不一样。
关键词:方位词 语义 专职词语 定位词 方位名词 
沈从文小说《人与地》的文体学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275-277,共3页林晓恒 
对沈从文小说《人与地》进行文体学特征分析,指出小说采用主观性全知叙述视角,淡化引用语的运用,在词汇和语法上兼用多种技巧,体现出小说简净、纯美的特点。
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人与地》 文体学 主观性全知叙述 引用语的淡化运用 词汇语法技巧 
“都+V+的+N”的构式分析被引量:8
《语言研究》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林晓恒 
现代汉语的“都+V+的+N”结构作为构式,是强调过去某时间段内发生的动作事件“V+N”的多次、反复进行,并通过与其处在共同事件预设中的其他值对比而产生对比含义。这一构式对进入的动词V和名词N均产生限制。
关键词:“都+V+的+N”结构 对比焦点 构式 预设 限制 
关于“又…又…”结构形容词的数量语义限制被引量:3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134-136,共3页林晓恒 
“又+形1+又+形2”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相当活跃的结构,表示两种性状的同时存在。但在实际的使用时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形容词都能进入“又…又…”结构。这种限制来自于“又…又…”结构本身,由于前后两个对称的“又”的存在,突出了前...
关键词:审美 和谐 意蕴 艺术本体 悲剧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