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跃敏

作品数:51被引量:54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民事诉讼法法院法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法学》《政法论丛》《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表见代理证明责任分配论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23-134,共12页熊跃敏 徐小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研究”(19BFX081)。
《民诉法解释》第91条以规范说为蓝本确立了我国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而规范说旨在对实体规范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立证明责任的分配。《民法典》第172条规定了表见代理下相对人请求被代理人履行合同内容的请求权基础,奠定了表见代理...
关键词:表见代理 证明责任分配 规范说 可归责性 善意且无过失 
以审判管理现代化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中国审判》2023年第23期21-21,共1页熊跃敏 
202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强调人民法院要切实用好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不断提升司法质量、效率与效果,推动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地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审...
关键词:能动司法 审判质量 探索创新 管理指标体系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质量 显著成效 现代化 
新《证据规定》第53条:实务考察、适用要件与逻辑转换被引量:1
《法律适用》2022年第4期73-80,共8页熊跃敏 陈海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9BFX081)的阶段性成果。
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与法院的认定不一致时,实务考察显示,法院对新《证据规定》第53条的适用呈现多元形态,导致出现“类似情况作不同处理”和“顾此失彼”等问题,需进一步明确第53条的适用要件。在当事人所提供的...
关键词: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 法律适用的释明 突袭性裁判 纠纷一次性解决 权利保障 
从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到法律观点的释明——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的法解释学分析被引量:12
《现代法学》2021年第3期171-182,共12页熊跃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研究”(19BFX081)。
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与法院的认定不一致时,原《民事证据规定》第35条注重纠纷的一次性解决,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新《民事证据规定》第53条更为关注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防止突袭...
关键词: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 法律观点的释明 防止突袭性裁判 程序保障 
禁止重复起诉和禁止另行起诉的区分与适用被引量:4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147-161,共15页熊跃敏 郭家珍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研究”(19BFX081)阶段性成果。
目前,大陆法系主流观点认为,前诉处于诉讼系属中,禁止重复诉讼包含禁止重复起诉和禁止另行起诉两种形态。我国在这两种形态的适用上均存在问题,有必要分别予以讨论,以统一司法适用。禁止重复起诉的目的在于避免既判力相冲突,而禁止另行...
关键词:诉讼系属 禁止重复诉讼 禁止重复起诉 禁止另行起诉 
原审被遗漏的必要共同诉讼人能否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基于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的法解释学分析被引量:3
《法治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6期47-54,共8页熊跃敏 梁喆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研究”(19BFX081)的阶段性成果
按主流观点,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排除了原审被遗漏的必要共同诉讼人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资格,但审判实践却有相当数量的案例与之相异。从第56条第3款的文义解释与目的解释出发,第三人撤销之诉中的“第三人”应包含原审被遗漏的必要...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 主体资格 必要共同诉讼人 
当事人虚假陈述的认定与规制——以司法裁决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74-81,共8页熊跃敏 陈亢睿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虚假陈述增加了法官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难度,易导致法官误判。对此,司法实践已出现认定与规制当事人虚假陈述的裁决。但由于当事人虚假陈述内涵模糊、法律规定有限以及认定的难度与成本较高,导致法院对虚假陈述的处理...
关键词:当事人陈述 虚假陈述 询问当事人 真实义务 
立法和司法尚有“自省”空间
《中国审判》2018年第20期26-27,共2页熊跃敏 
近期,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民事侵权纠纷案件受到媒体公众的普遍关注。案件中,滕伟航好心搀扶摔倒受伤的路人曹炼却被其指认为肇事者,在交警部门澄清事实真相后,滕伟航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曹炼公开赔礼道歉并...
关键词:民事侵权纠纷案件 自省 司法 立法 人民法院 精神抚慰金 事实真相 交警部门 
虚假诉讼的识别与规制——以裁判文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2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58-169,共12页熊跃敏 梁喆旎 
考察涉及虚假诉讼的裁判文书可见,目前对虚假诉讼的确认以再审为主,检察监督作用突出,虚假诉讼的识别存在滞后性,且多数裁判仅驳回诉讼请求,罚款或拘留等强制措施适用率低,对虚假诉讼的惩治有限。为改变上述局面,可通过惩戒虚假陈述间...
关键词:虚假诉讼 检察监督 第三人撤销之诉 虚假陈述 
虚假诉讼:识别、查证与规制
《京师法律评论》2017年第1期225-237,共13页熊跃敏 梁喆旎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民事诉讼已经成为人们解决纠纷和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法律意识的增强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人将民事诉讼当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的现象,虚假诉讼,一度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病象'。虚假诉讼行为不但侵...
关键词:虚假诉讼 司法实践 《民事诉讼法》 恶意串通 第三人撤销之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