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飞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双酚有机太阳能电池刑法信息公开市民刑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法学》《理论观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洗钱行为的理解与适用
《检察风云》2022年第18期18-19,共2页郑飞 
洗钱罪从1997年设立,截至本次《刑罚修正案(十一)》,共经历了三次修改。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第七条对洗钱罪原条文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将恐怖活动犯罪增列为本罪的上游犯罪,提高了单位犯罪的法定刑。此时洗钱罪上游犯罪包括毒品犯罪...
关键词:金融诈骗犯罪 上游犯罪 金融管理秩序 贪污贿赂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洗钱罪 走私犯罪 单位犯罪 
全面深改与增强公民法治观念被引量:1
《重庆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15-18,共4页郑飞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看出,《决定》既高瞻远瞩又提纲挈领地概括性指出了全面深...
关键词: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制度 公民 中共中央 中国特色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制度建设 
被胁迫情节立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河北法学》2014年第8期96-103,共8页郑飞 许勇 
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0YZ28)
受胁迫犯罪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多设立为责任阻却事由,我国采用了胁从犯立法模式。胁从犯的立法模式在处罚中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胁从犯为前提,这种模式既限制了被胁迫情节的适用,也破坏了共犯体系的科学性。只有把被胁迫情节作为单独的法...
关键词:刑法 被胁迫情节 胁从犯 立法模式 责任阻却事由 
刑法中双重分类标准的谬误及修正
《河北法学》2013年第6期192-200,共9页郑飞 许勇 
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组织犯刑事责任研究>(10YZ28)
双重标准是指在分类中同时把两个以上标准作为对属概念进行分类的依据。我国刑法中双重标准的错误使用,导致了种概念外延之和不能涵盖属概念外延、或者外延存在交叉的情况。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以及刑事立法中均存在采取双重标准进行分类...
关键词:双重标准 属概念 种概念 规范标准 
经济发展视野中的市民刑法被引量: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郑飞 解添明 
以市民社会为依托的市民刑法具有保障社会个体生存基础、加强对私人权利保护、秉承司法形式理性以及严惩公共领域职务犯罪的精神追求;亦应具有明晰产权、降低权属确认成本、公开信息、缩减搜寻成本、强化协调以及节约维权成本的经济价...
关键词:市民刑法 交易成本 信息公开 
中国刑法中危险驾驶罪的理性解读与立法展望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66-70,共5页郑飞 解添明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醉酒驾车行为所引发的交通事故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该罪被纳入到刑法范围内以来,围绕着该罪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不同学者对该罪的犯罪构成、司法认定、效果和本质等问题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危险驾驶 醉酒驾驶 追逐竞速 
证券法信息公开制度的经济学及法学价值考察被引量:1
《理论观察》2011年第6期154-155,共2页王凤昌 郑飞 
信息公开制度是证券法的核心,也是证券市场运行的保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提高投资质量,达到社会最大福利;从法学角度来看,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建立合理的证券市场秩序、维持证券交易价格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信息公开 有限理性 交易费用 股权 内幕交易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1
《理论界》2009年第8期83-86,共4页郑飞 贾楠 
刑法修正案六增设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然而围绕该罪的争论始终没有结束。本罪罪名的确定存在着范畴认识不清的困惑,应定为"背信处分财产罪"。本罪可以由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实施,也可以由监事、独立董事等监管人员实施,还...
关键词:信赖原则 高级管理人员 独立董事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共同过失犯罪浅析被引量:7
《当代法学》2009年第1期129-133,共5页郑飞 仓军玲 
在刑法解释论中,共同过失犯罪是指多个不负有共同注意义务的人分别实施了违反各自注意义务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形态。共同过失犯罪须由两个以上合格主体且不承担共同注意义务、各主体都实施了过失行为,多个过失行为共同...
关键词:共同过失犯罪 过失共同犯罪 共同注意义务 环节性注意义务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腐败防治制度创新被引量:2
《理论界》2008年第8期143-145,共3页郑飞 解添明 
在我国腐败现象的防治制度构建中,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既是腐败现象的非正式制度原因,也是腐败防治的制度创新中的重要阻却因素。为更好地治理腐败,建立市场经济,必须在改造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正式制度的创新。建立举报人法律保护制...
关键词:传统文化 阻滞作用 制度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