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红

作品数:19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中国共产党科学教育飞机党建工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北京教育(高教)》《前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加强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建言献策工作研究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41-50,共10页王晓霞 陈志 路雨欣 李泽华 郭耀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专项课题“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建言献策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1TZYB01)阶段性成果。
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开展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工作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和质性访问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高校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在加强社会治理背景下开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建言献策 社会治理 高校 统战工作 
融媒体时代促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年第7期49-52,共4页朱慧花 郭耀红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同时肩负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其新闻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育人效果,影响高校的改革发展。在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不断深度融合,信息关系更加复杂,这对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高校 新闻宣传 
创办大学与美国名企成长有不解之缘
《国际公关》2021年第3期94-96,共3页东刚 郭耀红 王硕 
近年来中美竞争激烈,其中经济科技竞争尤为剧烈,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挑战威胁,突出表现在不惜以政治、外交、金融等全方位手段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典型的例子就是制裁中兴、扣押孟晚舟、封堵华为、限制中企在美上市融资等等。毫无疑问...
关键词:融资 中国高科技企业 在美上市 科技的竞争 中美竞争 中企 金融 扣押 
关于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33-140,共8页郭耀红 
文化建设在高校建设发展和履行职能任务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高校文化建设在以文化人育人、引领社会文化、展示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立足于高校的根本...
关键词:高校 文化建设 人才培养 
高校校报如何应对网络新闻的挑战被引量:2
《北京教育(高教)》2005年第12期30-31,共2页郭耀红 吴素华 
2000年以来,网络新闻悄然加盟了高校宣传队伍,以不可遏抑的势头迅速发展强大起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已经与高校对外宣传和新闻发布的传统媒体--校报开始争夺"盟主"位置.因此,如何应对网络新闻的挑战,谋求新的发展,是当前高校校报面...
关键词:高校 校报 学术交流 网络新闻 栏目创新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被引量:20
《前进》2005年第4期45-46,共2页郭耀红 张磊 
关键词:国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国家 市场经济条件 当代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思想观念 成功经验 新课题 剧变 
浅论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与儒家伦理被引量:1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第7期257-258,共2页郭耀红 
从分析当前社会企业文化现状入手,阐述了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指出了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分析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的《中庸》对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伦理 中庸 
邓小平党建理论刍议
《中国电力教育》2004年第4期150-152,共3页郭耀红 张磊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而一个执政党要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从加强党对政府和社会的领导和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两方面入手。从狭义上讲,党建的范围应该只包括党自身的建设。但从广义上讲,这两方面都可以纳入党建的范围。邓小平的党建...
关键词:邓小平 党建工作 中国共产党 组织路线 政治协商制度 
新时期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工作浅议被引量: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郭耀红 李艳 
本文从党的思想建设的概念、重要意义入手 ,阐述了党的思想建设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和当前的首要任务 ,并就在新时期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强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工作进行了重点论述 ,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三个代表” 高等院校 思想建设 中国共产党 管理体制 
强化教学管理与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2
《中国电力教育》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于喜海 郭耀红 
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倡导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坚持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 展,营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交融的育人氛围;突出理工结合,推 进文理渗透,培养具备基本人文素养的理工人才和受过理工背景熏陶的...
关键词:教学管理 素质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