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腾

作品数:15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满族满语文化祭祀北方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满语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民族》《文化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亚熊祭及其与满族家祭的比较研究
《世界民族》2019年第3期80-88,共9页长山 阿拉腾 
东北亚民族“饲养型熊祭”与满族以养猪为牺牲物的家祭,不仅在祭祀要素的准备上具有相同的特点,而且在祭祀过程的行为与思维模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吸收满族先民动物饲养理念的同时,东北亚民族的熊祭祀仪式也影响了满族的家祭仪式...
关键词:东北亚民族 熊祭 满族 家祭 
满族钮祜禄氏四季祭祀仪式的生态人类学分析
《满语研究》2017年第2期133-137,共5页阿拉腾 满都呼 
香港意得集团资助"满族文化抢救开发与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D036)
满族钮祜禄氏祭祀仪式平均每月举办一次。其中一部分仪式为小规模的,另一部分为大规模的,根据主办者的家境状况,其规模也可临时变更。由于要解决婚配等问题,满族氏族需要分裂为更小的氏族,因而需要以仪式去重新确认其边界。氏族的分裂...
关键词:满族 钮祜禄氏 祭祀仪式 
三家子村濒危满语调查分析被引量: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86-88,共3页苗嘉芮 阿拉腾 
香港意得集团资助"满族文化抢救开发与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是目前国内满语口语保存得最好的地点,被学界誉为满语的"活化石"。比较不同时期的研究后发现,三家子村现存满语的衰落趋势明显加剧,而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有很大改变。三家子地区满语保留至今,除了满族生存的偏...
关键词:三家子村 满语 濒危语言 
满族春秋大祭的文化人类学解读——以钮祜禄氏祭祀礼仪为例被引量:3
《满语研究》2016年第1期95-101,共7页阿拉腾 康志滨 
香港意得集团资助"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社科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D036)
在满族钮祜禄氏的祭祀仪式中,根据与神灵达成的互惠协议,在早祭、夕祭及背灯祭中,人首先从"猎物之主"那里得到灌注了"生命力"的猎物,同时得到各种神灵的佑护;然后再树立一根神杆,设立一个微型世界,返还从早祭、夕祭及背灯祭祭祀对象中...
关键词:钮祜禄氏 满族 祭祀 
满族共同体的性质及其边界的维持被引量:1
《满语研究》2015年第2期110-114,共5页阿拉腾 
黑龙江省社科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D036);黑龙江教育厅海外学人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54h27)
民族体(ethnicos)与民族(ethnos)均为人类作为类的存在的单元划分,但二者存在层级上的区别,民族体是人类实在的存在单元,而民族则是虚拟的存在单元。就满族的历史看,三个女真部族可以看作三个民族体,而"女真族"只是一个虚拟的单元。满...
关键词:满族 民族 民族体 族群边界 
东北地区宗教信仰复兴的思考
《满语研究》2014年第2期88-91,共4页阿拉腾 
黑龙江省社科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D036);黑龙江教育厅海外学人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54h27)
近年来,萨满教信仰活动在中国东北地区多有抬头。在东北,虽然萨满教与佛教、基督教等并存,但其功能中还应包括传统的生态策略。北方民族有关自然现象的认识,建立在自然的、正常的生物学基础之上;其相信神灵的存在,则是由于要主动结识、...
关键词:东北地区 北方民族 满族 宗教信仰 萨满教 
北方民族的空间观及实践——以鄂温克为例被引量:1
《满语研究》2013年第2期80-84,共5页阿拉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YJA850001);黑龙江教育厅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154h27)
对于空间的划分是对于世界的最根本的划分。大到一个王国,小到一个聚落乃至一间屋子,都是在各个层次上构成宇宙的中心,在其周围展开境界领域及异界空间的。鄂温克对于居住场所内空间的划分,其特别之处就在于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的一体化...
关键词:北方民族 鄂温克 空间观 
江户时代享保年间日本有关清朝及满语研究被引量:4
《满语研究》2013年第1期75-83,共9页楠木贤道(著) 阿拉腾(译) 
在与清雍正朝同时代的日本江户时代享保年间,即18世纪上叶,儒生荻生北溪、深见有邻以满足德川幕府的清朝情报咨询为己任,编辑《华夷变态》,翻译《大清会典》,撰著《清朝探视》,从满语官职称谓的理解与翻译的角度考察清朝政权的本质,认...
关键词:大清会典 清朝探视 唐船风说书 满语 
草原游牧民与森林游猎民的超自然循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为例
《满语研究》2011年第2期105-109,共5页阿拉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850001);香港意得集团资助;满族文化抢救开发与研究项目
互动共生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达成,即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隔离。这种隔离一方面是在生态位上的隔离,另一方面则是在与超自然存在的互惠方式上的隔离。在呼伦贝尔,在森林狩猎民一方,超自然的互惠主要由乌力楞及氏族所组织的仪式...
关键词:游牧民 游猎民 超自然的互惠 互动共生 
大兴安岭地区各民族文化何以完整共存被引量:2
《满语研究》2011年第1期123-127,共5页阿拉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850001);香港意得集团资助项目"满族语言文化开发研究"
大兴安岭东西两麓有众多小民族生存。这些民族文化与特定环境相互作用,在宏观尺度上形成文化区域,在微观尺度上则又与相邻的文化构成子文化区域。作为文化区域组分的这些文化能够产生新的文化特质,而支撑其共同文化倾向的则为宗教信仰...
关键词:文化区域 大兴安岭 文化多样性 文化共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