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玺

作品数:14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弥尔顿《失乐园》约翰·弥尔顿学习者策略国际汉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唐都学刊》《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隐含在史诗《失乐园》里的教育哲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76-86,共11页陈敬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XJA752001)。
约翰·弥尔顿在书信《论教育》中对教育目的做了两种界定,在史诗《失乐园》里则通过两类天堂教师和三种话语主题、多幅启示性幻景对教育目的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拉斐尔借助天使堕落、创世和天体运行的话语主题将教育目的界定为上...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 《失乐园》 教育目的 哲学思考 
樱桃核上雕刻人头——论弥尔顿的7号十四行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49-55,共7页陈敬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约翰.弥尔顿诗文研究(15XJA752001);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史诗<失乐园>与英国的文艺复兴(12JK0257)
作为三大英语古典诗人之一的约翰·弥尔顿不仅创作了气势磅礴的史诗作品,也给后人留下一些精雕细刻的抒情短诗。文章通过精细剖析标号为第7的十四行诗"岁月蹉跎",对诗人小中见大的诗歌才能进行揭示和论证。剖析从该诗收煞性论证诗行的...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 十四行诗第7首 雕刻 
动物与人之间的互动——《恋爱中的女人》三组意象评析被引量:2
《唐都学刊》2019年第1期103-108,共6页陈敬玺 
陕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史诗<失乐园>与英国文艺复兴"(12JK02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约翰.弥尔顿的诗文研究"(15XJA752001)
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一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施虐、受虐倾向,在劳伦斯所处的时代不是人们公开谈论的话题,《恋爱中的女人》因此使用数个动物意象来象征性地表达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杰拉德与古德兰和阿拉伯牝马、兔子俾斯...
关键词:《恋爱中的女人》 劳伦斯 动物与人的关系 三组意象 
论弥尔顿的政治十四行诗——兼论弥尔顿对英语十四行诗的贡献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40-146,共7页陈敬玺 
陕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12JK025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15XJA752001)
动荡不安的17世纪英国社会激发了文人的创造力,从意大利引进的十四行诗在这个时期的英国诗人手里得到了创造性的使用,其中的佼佼者便是约翰·弥尔顿。首先对弥尔顿所创作的英语十四行诗进行梳理,然后对其中八首富含政治内容的诗作进行...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 十四行诗 政治 创新 
“弑父娶母”,自我认知过程中的精神阵痛——浅析《俄狄浦斯王》
《唐山文学》2015年第4期128-130,共3页徐晶晶 陈敬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希腊悲剧不重于悲,而重在严肃事件。悲剧应包括使人惊异的内容。它摹仿的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而且是能引发怜悯和恐惧的事件,此类事件若是发生的出人意外,那就最能取得上述效果。"【1】亚氏据此认为"希...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 希腊悲剧 索福克勒斯 认知过程 拉伊俄斯 《诗学》 使人 情节分析 神谕 冥冥之中 
“真正的自由”不是“放纵”——论弥尔顿的自由观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陈敬玺 
生活在英国文艺复兴晚期的弥尔顿对自由有自己新颖独特的认识,这种认识在其政论文章中得到详细的论述,又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生动的表现。本文通过细读和分析弥尔顿的主要诗文作品而对其自由观做出了解读。这一自由观主要包括四点:1人是...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 自由 放纵 德行 
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被引量: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陈敬玺 
本文通过对能力、语言能力、第二语言(外语)能力和国际汉语语言能力几个概念的层层解剖,逐步勾画出来一个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图。这一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由汉语语言知识、汉语言语技能、汉语文化语用能...
关键词:国际汉语语言交际能力 汉语基本语言能力 汉语综合交际能力 
弥尔顿与英语史诗简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04-108,共5页陈敬玺 
从《贝奥武甫》到《失乐园》所实现的英语史诗发展的转折切入,对两部史诗的结构、主题和语言进行了对比分析。《贝奥武甫》使用古老的日耳曼语言,将氏族部落英雄传说、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糅合起来,造就出一个英雄时代日耳曼世界的微缩景...
关键词:英语史诗 《贝奥武甫》 《失乐园》 庄严体 
“空缺”之美——论弥尔顿的“无韵诗体”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期51-54,共4页陈敬玺 
弥尔顿是为数不多的一流英语诗人之一,他对英语诗歌的一大重要贡献就是将无韵诗体发扬光大并成功引入非戏剧领域里面。本文以其长篇史诗《失乐园》为主要依据,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无韵诗体的渊源、弥尔顿无韵诗体的特质及...
关键词:无韵诗体 《失乐园》 英语诗歌 
古朴典雅的洪钟巨吕——论弥尔顿的“庄严体”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37-141,共5页陈敬玺 
弥尔顿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伟大的古典诗人,对英语诗歌的发展和成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贡献之一就是通过三大史诗的创作实践建构出了自己独特的诗歌语言风格——庄严体。以其三大史诗之一的《失乐园》为主要依据,在参考国内外研究...
关键词:庄严体 设喻和用典 无韵诗体 拉丁风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