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予静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魏晋南北朝河南文学共作家族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古典文学知识》《中州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洪亮吉对清中叶诗学理论的修正与调和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6,共6页李刚刚 马予静 
洪亮吉是清代中叶著名的朴学大师、诗人兼骈文家。他精于史学、声韵、舆地及训诂之学。其诗学理论著作《北江诗话》溯源高古,见解独到,在群英竞秀、诗派林立的清中叶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当时独出机杼的诗话代表作品之一。其求新求变,诗写...
关键词:洪亮吉 《北江诗话》 诗学理论 修正 调和 
试论移文文体的功能——以《文选》与《文心雕龙》中选文为例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25-29,共5页梁雅阁 马予静 
移文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散文文体,它萌芽于先秦,到了六朝时期基本定型,唐以后,移文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国家政务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发展演变过程中,两汉魏晋南北朝是移文创作的兴盛期,也是移文发展演变的关键期。根据萧统...
关键词:移文 文体功能 晓喻劝诫 批评指责 讽刺嘲讽 
陆机骈赋艺术论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08-114,共7页马予静 
陆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深密缛丽的艺术风貌,而相关研究一直以来多是在诗歌领域进行的,其实陆机的骈赋同样具有这种风格。大致说来,其咏物赋刻画形貌用笔精细工致;游仙述志赋表达思想情怀显得幽微深曲;抒情赋思乡念亲、哀叹人生,感情沉重...
关键词:陆机 骈赋 艺术风格 深密缛丽 
西汉文章两司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考论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81-85,共5页马予静 
汉武帝时代的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分别在辞赋和散文领域占据着制高点,文学史上一向有“西汉文章两司马”之称。与一般并称作家所不同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司马相如立传,使他在当时文坛独占鳌头的地位得到史册的确认。本文认为,同一...
关键词:司马迁 司马相如 亲历目见 出使巴蜀 赋主讽谏 
论魏晋南北朝的同题共作赋被引量: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56-59,共4页马予静 
同题共作属于集体性的创作活动,赋的同题共作以魏晋南北朝为盛,这与当时文学集团的兴盛有直接关系。同一命题、相同环境下的创作,及其所固有的切磋品评的创作目的,使同题共作赋呈现出相反相成的两种倾向:一是题材范围和艺术风格上的趋同...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同题共作赋 文学集团 趋同倾向 争高意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南家族文学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34-37,共4页马予静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的膨胀 ,导致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家族性特点。河南是士族较为集中的地区 ,浓厚的门第观念及推崇个性才情的时代风尚 ,促成士族对文化的垄断。特别是东晋以来河南士族大批南迁 ,侨居的身份及以后寒庶力...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河南文学 士族 家族文学 
山涛与《山公启事》
《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4期81-84,共4页马予静 
山涛(204-283),字巨源,是魏晋时期享有盛誉的“竹林七贤”中的一员,虽然他在后世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上阮籍、嵇康,并且还因嵇康的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而落下千古骂名,但是他那洒脱旷远的识度以及位居选职甄拔贤士的懿德也同样体...
关键词:山涛 魏晋名士 “竹林七贤” 士风 魏晋时期 嵇康 阮籍 风度 体现 
论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在赋体骈律化中的作用
《中州学刊》1999年第3期114-117,共4页马予静 
明代徐师曾把赋划分为四种类型:一古赋,二俳赋,三律赋,四文赋。根据赋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考察,前三种是赋的主要历史变异形态,而文赋不过是对汉赋的超度复归,因此就赋体发展的直线走向来讲,由散趋骈,由骈而律是其衍变的主脉络...
关键词:文学语言 音乐性 赋体骈律化 
论骈文声律规范之确立被引量: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64-66,78,共4页马予静 
骈文为“华夏独有”的文体,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偶、用典、藻饰、调声等四个方面。声律规范的确立,使这一文体最终得以定型。
关键词:骈文 《宋书·范晔传》 文心雕龙 诗文创作 《西京杂记》 庾信 古代文学 刘师培 中国文学 文学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