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衍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明代传奇劳动教育白话小说考辨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戏剧艺术》《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献》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困境及其更化路向被引量:2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46-50,共5页吴学峰 马衍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2019JSJG14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SJA1099);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GJ2001)。
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是国家全面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实践中,劳动教育难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学习经验难以确定和组织的困境限制了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为此...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劳动教育 实践困境 更化路向 
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路径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81-86,共6页马衍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2019JSJG145)。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是新时代赋予各级各类学校的崇高使命,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在辨析劳动概念、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关联的基...
关键词:新时代 应用型本科高校 劳动教育 内涵 实践路径 
《六十种曲》“绣刻演剧”辨析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21年第4期78-87,共10页马衍 
《六十种曲》为明代末年毛晋编刻的一部传奇总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最初分六次刊刻,每次刊刻时均题"绣刻演剧十本"。毛晋强调"演剧",用意究竟何在?学者莫衷一是。考察明代中后期戏曲选本收录剧作的情况及明代舞台演出实际,发...
关键词:六十种曲 演剧 涵义 舞台演出 关系 
《白兔记》明刻本考辨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52-57,共6页马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六十种曲>研究"(11BB018)成果之一
《白兔记》是"四大南戏"之一,宋元旧本已不存。现存明代《白兔记》全本有三种:成化年间永顺堂刊刻的《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刊刻的《刘智远白兔记》和明代末年汲古阁刊刻的《绣刻白兔记定本》。富春堂本自成一版...
关键词:《白兔记》 明代刻本 汲古阁本 特点 
论《六十种曲》所收硕园改本《牡丹亭》被引量:3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74-79,135,共6页马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六十种曲研究"(11BB018)成果之一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一问世即产生轰动,各方争相传演,但其55出的长度及部分曲词的不合音律制约其舞台搬演,也招致了一些批评。一些文人开始尝试改编《牡丹亭》,汤显祖对"吕玉绳"的改订极为反感,认为其破坏了作品的"意趣"...
关键词:《牡丹亭》 《六十种曲》 硕园改本 特色 价值 
《千金记》明刻本考辨被引量:1
《文献》2013年第4期27-37,共11页马衍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六十种曲>研究"(11BB018);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晚明昆曲散出选本研究"(09YSC008);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万历戏曲散出选本研究"(09SJD760029)阶段性成果
沈采的《千金记》是一部根据汉朝大将韩信的故事改编创作的历史剧,展现了韩信从贫士到大将,辅佐刘邦一统天下的过程,满足了百姓渴望成功的心理欲望。明代以来《千金记》是舞台上热演的剧目,戏曲选本中常收录《千金记》,
关键词:明刻本 考辨 改编创作 戏曲选本 历史剧 韩信 大将 收录 
对王实甫《西厢记》艺术体制的重新认识——兼论《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被引量:6
《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151-156,共6页马衍 
"天下夺魁"的王实甫《西厢记》虽然名为杂剧,但几乎囊括元杂剧代表作品的《元曲选》及元明两代诸多杂剧选集皆不予收入,而明末毛晋编选的传奇选集《六十种曲》却收入此剧。这有必要重新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体制。王实甫《西厢记》在创...
关键词:《西厢记》 艺术体制 传奇 特征 
论《昙花记》与屠隆的人生境遇和宗教情怀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8期62-65,共4页马衍 
徐州工程学院2007年校级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KY2007214
屠隆的仙佛剧《昙花记》是一部抒写个人情志的传奇作品。主人公木清泰寻仙访道的艰难历程是作者思想矛盾的体现和象征。在遍历各境后,木清泰与妻妾同往西天,共证菩提,而其儿子木龙驹则承袭定兴王一职,表明了屠隆儒释道"三教并立,不可偏...
关键词:《昙花记》 人生境遇 宗教情怀 
“不逢其时”的戏剧悲歌——对“国剧运动”的再认识被引量:4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18-25,共8页马衍 
1920年代后期,由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徐志摩、张嘉铸、熊佛西、梁实秋等人倡导的"国剧运动"不到两年即宣告终结。一个有着崇高的目标和可行的操作方案的"国剧运动"何以遭遇"滑铁卢"?本文从其理论本身、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普...
关键词:“国剧运动” 失败原因 独特价值 
世俗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文士范本——“三言二拍”和《六十种曲》文士形象比较被引量:3
《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1期177-188,共12页马衍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中后叶戏曲与白话小说比较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08SJD7500028
文士形象在明代的通俗文学中独领风骚,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然而在明代中后叶短篇白话小说和传奇戏曲中却有着大相径庭的表现和作为。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三言二拍"中的文士大多已失去了经典意义的光环,尽管也还诵读诗书,但有的却夹杂...
关键词:明代 文士 世俗 理想 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