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铃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李尔王》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逆转《哈姆雷特》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好家长》《前沿》《校园英语》《大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输入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好家长》2018年第83期233-235,共3页黄铃 
引言2007年9月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理解性输入 《大学体验英语》 文化背景知识 可理解性输出 输出假说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中的重要性被引量:1
《校园英语》2017年第43期232-233,共2页黄铃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重视语言交际,忽视非语言交际,智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关系,非语言交际的分类,特点...
关键词:跨文化 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 
浅析《李尔王》中弄人形象
《校园英语》2015年第31期236-239,共4页黄铃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以其无与伦比的崇高和悲剧美一直震撼着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读者,当仁不让成为历代评论家的研究焦点。撇开此剧中那些宏伟夺目的主角不谈,弄人一角尽管戏份不多但也发散着无穷的魅力。本文试着对剧中这一...
关键词:《李尔王》 弄人 哲学思想 
重新审视《哈姆雷特》悲剧性被引量: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第7期10-11,共2页黄铃 
本文分析了构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悲剧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该剧从历史、文论以及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的详细剖析,探讨了该剧的悲剧效果深刻而独特的原因。
关键词: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悲剧性 
华兹华斯《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赏析
《大家》2012年第6期1-1,共1页黄铃 
一、引言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兼湖畔派代表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素以意境清新、形象生动、语言质朴而闻名。他特别擅长歌颂优雅恬静的自然景物,喜爱描绘在大自然中活动的普通...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形象生动 赏析 诗歌 浪漫主义诗人 意象 人物形象 韵律 自然诗人 自然景物 
“逆转”“发现”与“苦难”——《李尔王》对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7
《前沿》2012年第10期155-157,共3页黄铃 
本文旨在分析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和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后发现:莎士比亚在创造《李尔王》时,并非严格遵照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情节所提出的三大要素即"逆转""发现"和"苦难"所制定的要求,而是在继承其理论的基础上有所...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逆转 发现 苦难 《李尔王》 
英汉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
《大家》2012年第10期261-261,共1页陈一睿 黄铃 
乐山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隐喻思维之心智哲学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项目号:S1103)的部分研究成果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人人都有情感,人的情感丰富多彩,如快乐、愤怒、悲伤、忧愁、恐惧、爱等。人的情感是抽象的,难以一言以蔽之,因此人们常常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这些抽象的感觉。
关键词:情感隐喻 对比研究 英汉语 情感变化 结构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 人生体验 隐喻表达式 方位隐喻 映射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