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志

作品数:15被引量:11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洋务派中体西用论中国文化发展资本主义民主革命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道德与文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近代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放思想的表率——胡绳晚年思想述论被引量:1
《学术界》2003年第5期212-229,共18页丁伟志 
胡绳同志在晚年以无畏的独立思考的精神 ,发表了许多探讨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重要论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关于防“左”》、《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等 ,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出的著名文献。这些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维...
关键词:胡绳 改革开放 探索精神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 
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的意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6-6,共1页丁伟志 
1920年开始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论战,是五四时期就如何认识国情、制定怎样的救国道路问题进行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辩论。罗素来华讲学之初,对新闻界谈到对华观感时曾说,“中国除了开发实业无以自立”。张东荪就此发表议论道: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 张东荪 民主革命 梁启超 资本主义发展 陈独秀 中国国情 开发实业 利用资本主义 
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被引量:7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4-17,204,共15页丁伟志 
本文对20年代初发生的社会主义论战,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认为,梁启超、张东荪等所提出的中国应当发展资本主义实业、而不能立即实行社会主义的主张,是基本上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的;只是他们不懂得只有谋取到国家的独立主权,中国...
关键词:社会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 张东荪 梁启超 开发实业 民主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 陈独秀 大辩论 资产阶级 
黎澍论学被引量:3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49-58,共10页丁伟志 
本文认为,论学,即关于治学之道的议论,是黎澍的一项重要思想成就。其精髓就是提倡解放思想,破除现代迷信、新蒙昧主义、新奴隶主义以及新老教条主义,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实践检验标准,致力于发现、研究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关键词:学术自由 教条主义 解放思想 中国古代史 五四运动 学术事业 现代迷信 学术研究 自由讨论 思想解放 
活着的传统——关于传统文化现实作用的若干思考被引量:5
《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1期10-13,共4页丁伟志 
活着的传统——关于传统文化现实作用的若干思考丁伟志传统文化具有现实价值,本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打人类从兽类中分化出来以后,人总得生活在某种既成的文化环境中。这正像婴儿牙牙学语只能学习母语那样,不存在选择的自由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实作用 律己修身 儒学 现实价值 《论语》 孔子学说 伦理学说 佛教文化 现代社会管理 
晚清国粹主义述论被引量:12
《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1-15,共15页丁伟志 
晚清国粹主义述论丁伟志清朝末年国粹主义文化流派的出现,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件引人注目的新事态。鸦片战争以后的大半个世纪中,先进的中国人一直是沿着向西方学习的路子,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固守传统、排拒西方文化,则...
关键词:国粹主义 《国粹学报》 章太炎 国粹派 国学保存会 古学复兴 辛亥革命前 文化观念 西学 民族革命 
对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科学探索——《胡绳文集1979—1994》评介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4-14,共11页郑惠 丁伟志 徐宗勉 
本文指出,《胡绳文集1979—1994》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胡绳同志近十五年来进行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的成果。《文集》中的政论文章,阐述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中国的现状与前途问题,这些是八十年代以来,作者...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现实问题 辛亥革命 历史问题 学术研究 科学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要从动态上研究儒学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1期7-8,共2页丁伟志 
要从动态上研究儒学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丁伟志儒学,是门大学问。因为是大学问,研究它自然可以选择多种角度,采取多种方法,用不着强求一律。正是有鉴于此,乃敢在这里献上一点可以当作耳旁风的刍荛之言。清朝人最喜欢说"唯我孔子之教...
关键词:儒学 当作耳旁风 中华儒学 神道设教 地位和作用 文化论坛 中华文明史 孔子 万世不竭 人类文明 
“中体西用”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被引量:20
《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137-154,共18页丁伟志 
甲午战争的惨重失败,引起举国上下的震惊与悲愤。如何从亡国灭种的险恶前景中解脱出来,已成为朝野上下一切有识之士所共虑的迫切课题。一场以救亡保国为宗旨的维新变法运动终于兴起,并异常迅速地形成高潮。与这场政治运动相适应,一场为...
关键词:“中体西用”论 张之洞 文化观念 《劝学篇》 洋务派 中西文化 西学 维新派 康有为 变法改制 
“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45
《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101-118,共18页丁伟志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中体西用”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以及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演进过程作了新的探索。文章认为,“中体西用”虽以“中学为体”,但其着重点在提倡“西用”,确认西学辅助作用之价值,强调引进西学的必要。随着洋务运...
关键词:“中体西用”论 文化观 中学与西学 洋务运动时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洋务派 中西文化 郑观应 郭嵩焘 “西学中源”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