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蕾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90后马克思主义恋爱观大学生恋爱观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石家庄学院学报》《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靶向信息推送模式下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调查——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129-134,156,共7页孙蕾 
“互联网+”跨界融合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一些看似零散无序、碎片式的消费信息变得动态有序.商家的靶向信息推送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精准营销.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究信息推送模式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倾向,总...
关键词:靶向信息 推送 大学生 网络消费 
积极视域下高校朋辈辅导员“执业”现状分析——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06-110,共5页孙蕾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Jf2014-54)
朋辈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校朋辈辅导员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工作队伍的培...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朋辈辅导员 执业能力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7-20,53,共5页孙蕾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116:<关于先占问题的伦理学思考>);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植入及其限度--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2011sk698:<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蕴>)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文化背景、文化传承、文化载体和文化内涵的系统性工程。将城市文化植入农村的现实举措在一定层面上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却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引发其根本性的变革,农村文化发展保持...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植入 文化生态 
文化植入及其限度——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被引量:1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3-17,共5页孙蕾 夏成云 
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植入及其限度--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长效机制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大众、政府作为及民间传统的博弈过程。既有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客观上要求以文化植入作为重要实现手段;然而,基于文化机构建设、人口流动与现代传媒发生的文化植入,并未让乡村真正融入现代...
关键词:农村文化 文化植入 生态文化 文化建设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安徽农业大学2011级新生为例
《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88-92,共5页孙蕾 黄洪雷 
安徽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院校‘90后’贫困生心理现状研究"(2011SK011)
采用国际通用的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 P I),对安徽农业大学2011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农业大学2011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仍有24.30%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情绪性格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预警机制 
高校辅导员创新情感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
《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08-110,共3页程玉磊 吴永红 周涛 孙蕾 
安徽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科学方法的运用--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例"(2010SK06)
从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情感教育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同时家庭和社会缺乏对情感教育的认同;并据此提出了高校创新情感教...
关键词:情感教育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工作 
附地而生的困惑——农民遭遇现代化进程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63-66,共4页孙蕾 彭祥睿 
城乡二元制在客观构成城乡之间的差异,走出农村的农民在城市谋生时并不是把城市当作自己生存的根基,他们在心理和生活的归宿认识上仍然是“附地而生”的。“附地而生”的形成原因应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使他们对于...
关键词:城乡二元制 人文关怀 附地而生 城乡差异 现代化 
试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价值评判机制被引量:1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42-44,共3页孙蕾 欧元雕 
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安徽农村青年道德观念现状研究"(2001)。
价值评判机制的底限被定义在经济学意义上的行为价值,至少应满足个人的生存价值,而法制的健全恰好为道德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一个相对均衡的存在环境。当然,我们也决不允许由生存价值取代道德价值,或由法律来取代道德,这与人类的道德实践...
关键词:道德行为选择 价值评判机制 定义 道德价值 法律 道德实践行为 个人 社会 社会导向作用 
三农问题中的“边缘思维”现象探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10-12,共3页孙蕾 彭祥睿 
从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看,我国长期以来在三农问题中存在着“边缘思维”现象,将三农问题置于与其它产业的关系中或在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中进行分析,以期获得解决。这种“边缘思维”现象的逐步形成及定格,以思维惯性左右着三农问题的思...
关键词:三农问题 农民 路径选择 产业 制度创新 思维惯性 关键因素 现象 问题解决 思考方式 
发生论和价值论视角下的道德与法律——兼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44-47,共4页欧元雕 孙蕾 
安徽农业大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01"‘三个代表’‘三进’与新世纪农科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在从发生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前提下,进一步就道德与法律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德治与法治并举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从需要与可能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当前在中国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法律 法治 公民道德建设 德治 价值论 并举 现实意义 中国 发展 前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