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雷

作品数:26被引量:1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文化视域高校大学精神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课程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20期92-95,共4页王慧敏 孙天舒 孙雷 
沈阳市社科联重点项目“红色文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X202403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学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挑战。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承载着铸魂育人、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多重使命。深入剖析中国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对国际化、数字化及人本...
关键词:中国大学精神 发展趋势 实践路径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东北全面振兴新路探析
《地方财政研究》2023年第12期10-17,共8页石峰 王慧敏 孙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繁荣项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校训文化育人研究”(N221300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必须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前提,不断探索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路。本文通过充分认识东北全面振兴的“新优势”,以维护国家“五大安全...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东北全面振兴 新路探析 
融媒体视域下大学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被引量:3
《沈阳干部学刊》2023年第4期42-46,共5页孙雷 郭自豪 
2021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大学文化视域下高校基金会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JJ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大学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融媒体为二者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严峻考验。本文从建立多维引导机制、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融媒体 大学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发展 
“两个结合”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价值意蕴被引量:10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8期40-47,共8页孙雷 石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繁荣项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校训文化育人研究”(N2213003)。
“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根本途径和实践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并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两个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守正...
关键词:两个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 守正创新 价值 
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被引量:1
《沈阳干部学刊》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孙雷 陈金宇 
2021年度沈阳市社科联重点项目“以沈阳特色文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X202201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东北地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东北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资源。本文在对东北地区显性、隐性红色文化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当前东北地区红色文化融入青年...
关键词:东北地区 红色文化 青年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社科与工程科技交叉融合下的工程专业课程创新
《新课程研究》2021年第30期62-63,共2页孙雷 胥孝川 王青 顾晓薇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生态经济与复垦’线上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编号:教高司函[2020]22号);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7JDGC004);教育部新工科项目“采矿工程通专融合教材体系建设”(项目编号:E-KY⁃DZCH2020180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资源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编号:教高司函[2020]22号);教育部办公厅推荐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人文社科与工程科技交叉融合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成果。
在“课程思政”和“新工科”背景下,将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结合,通过打造跨学科教师团队,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推进教学组织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方法,构建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工程教育组织模式,培养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人文社科 工程科技 课程思政 
人文社科与工程科技交叉融合下的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与实践被引量:1
《新课程研究》2021年第27期42-43,共2页孙雷 胥孝川 王青 顾晓薇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生态经济与复垦》线上一流课程建设”(教高司函[2020]22号);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编号:17JDGC004);教育部新工科项目“采矿工程通专融合教材体系建设”(E-KYDZCH2020180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资源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教高司函[2020]22号);教育部办公厅推荐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人文社科与工程科技交叉融合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成果。
在“课程思政”和“新工科”背景下,将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结合,通过打造跨学科教师团队,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推进教学组织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方法,构建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工程教育组织模式,培养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人文社科 工程科技 课程思政 
大学校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张力和路径被引量:6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5期55-58,共4页孙雷 高晨光 
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思政专项)(编号L19BSZ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利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探讨两者的契合关系,从高位阶和低位阶探讨两者的生成关系,为大学校训和社...
关键词:大学校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张力 路径 
高校校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逻辑被引量:1
《沈阳干部学刊》2020年第6期40-42,共3页孙雷 高晨光 陈浩阳 
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思政专项)(项目编号:L19BSZ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校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逻辑、关联逻辑与实践逻辑内在统一的产物。高校校史之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契合了时代发展的理论逻辑要求,从关联逻辑上看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两者的有效耦合意义重大。从实践逻辑出发,掌握并遵循高校...
关键词:高校校史 思想政治理论课 逻辑 
论大学精神对高校后勤文化的培育与塑造被引量: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14-17,共4页孙雷 
大学精神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其导向规范、凝聚激励、熏陶感染等功能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具有培育与塑造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和引领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大学精神为指导,通过系统性、协同性、前瞻性的举措推进后...
关键词:高校 大学精神 后勤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