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萍

作品数:12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黄冈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栗蘑光学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计算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物理通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软件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双恒流源的应变采集电路设计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42-46,共5页彭丽萍 胡宗举 
黄冈师范学院2013年自科重点项目(2013017203)
针对目前恒压源应变采集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双恒流源法双端半桥测量原理的应变采集方案。论证和分析该恒流源电路用于应变采集的优点,给出了利用该测量原理设计的应变采集系统。实验室测试及在某大型风机叶片形变测试中运...
关键词:应变采集 双恒流源 双端半桥测量 
P、V共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16-20,共5页彭丽萍 葛红美 徐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306067);黄冈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017203)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ol)制备了P、V共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借助XRD、紫外-可见光谱仪对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通过晶粒尺寸、晶相结构和吸收光谱等分析,研究了P、V共掺杂对TiO2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共掺杂抑制了T...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P V双掺杂Ti02 光催化材料 
金属和非金属共掺杂锐钛矿相TiO_2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19
《物理学报》2012年第12期452-459,共8页彭丽萍 夏正才 杨昌权 
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以C/TM和N/TM共掺杂(碳与过渡金属共掺杂和氮与过渡金属共掺杂)TiO_2为例,分别计算了它们共掺杂TiO_2的束缚能、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等,通过对双掺杂结构的束缚能计算,发现非金属和金属杂质有团聚成键的趋势...
关键词:TIO2 共掺杂 能带结构 缺陷形成能 
金红石相和锐钛矿相TiO_2本征缺陷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6
《物理学报》2012年第3期420-427,共8页彭丽萍 夏正才 尹建武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金红石相和锐铁矿相TiO_2各种缺陷态形成的类型,以及几何结构、生长气氛和Fermi能级位置对缺陷形成能的影响,从理论上预测产生点缺陷的实验条件.重点是讨论带电点缺陷的形成能,并对结果进行适当修正...
关键词:TIO2 本征缺陷 能带结构 缺陷形成能 
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78-79,共2页杨昌权 孟桂菊 王小兰 彭丽萍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07B265)
农村中学物理教育的现状是:优秀师资力量匮乏,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物理实验教学严重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 物理教学 对策 
抛锚式教学法在设计性物理实验中的运用被引量:3
《物理通报》2010年第6期62-64,共3页杨昌权 孟桂菊 彭丽萍 
“设计性或研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黄冈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6CE16)
针对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如何使用抛锚式教学法,以期达到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设计性物理实验 抛锚式教学法 
数值微分法求解光纤弯曲时的光线轨迹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25-27,40,共4页彭丽萍 胡玲 
从程函方程出发,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利用折射率分布函数和数值微分法求解光纤中的光线轨迹,并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出光线轨迹能够很好的和实际光线轨迹相吻合。
关键词:数值微分法 光纤 光线轨迹 
浅议反射光的偏振态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5期176-176,共1页彭丽萍 
本文讨论了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反射光的偏振状态。发现反射光的偏振态与入射角和两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有关。
关键词:自然光 反射光 偏振态 
Al掺杂ZnO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6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39-42,44,共5页彭丽萍 孟桂菊 徐凌 
本文用平面波赝势方法(PWP)计算了Al掺杂ZnO前后的光学特性,即介电函数虚部2ε(ω)并从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图上解释了为什么掺Al后ZnO的光学谱在3.045、7.158、10.066、11.386和13.649eV处的峰消失了,在1.835、4.329、5.460、6.592、10.66...
关键词:光学材料 Al掺杂ZnO 光学性能 第一性原理 
E=U_0时势垒贯穿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86-88,共3页彭丽萍 
一般教材中,讨论量子力学关于势垒贯穿的问题时,通常没有讨论E=U0的情况,遇到此类问题一般只将E>U0或E
关键词:势垒贯穿 波函数 透射系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