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中伟

作品数:37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唯物主义前见认识论哲学青年马克思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淮论坛》《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师范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年马克思与法国共产主义思想的相遇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24年第4期23-29,177,共8页潘中伟 姬书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研究”(17BKS101);2024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生活共同体维度研究”(2024-JCZD-02)的阶段性成果。
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哲学设定了一个理性支配的理想的国家,它意味着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致力于使这个理性国家成为现实存在的过程中,青年马克思遭遇到了“苦恼的疑问”。德国当时现实存在的贫困以及私有制所带来的...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理性国家 法国共产主义思想 相遇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研究中的旧形而上学思维——以生产力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为例
《学术界》2019年第11期48-55,共8页潘中伟 
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研究”(17BKS101)的阶段性成果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科恩基于功能解释所提出的生产力决定论,暗示了一种生产力拜物教;而里格比的生产关系决定论则是模棱两可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问题均在于旧的形而上学思...
关键词:生产力决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唯物辩证法 
哲学实践:马克思早期人类解放思想探究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19-23,共5页潘中伟 丰靖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研究”(编号:17BKS101)
"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思想的主题和革命实践的目标,始终蕴含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之中。而马克思早期"人类解放"思想由准备到提出的过程也是哲学实践的过程。"人类解放"的理论准备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实践基础,"人类解放"的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解放 哲学实践 
唯物史观理论形成与构成中的哲学因素
《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62-69,2,共8页潘中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研究”(17BKS101)阶段性成果
唯物史观被马克思恩格斯指认为"真正的实证科学"。但是,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形成和构成中,哲学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替代的。唯物史观阐述现实的起点是经过唯物主义中介后的"我思",因而其作为起点的必然性和确定性得到了笛卡尔以来的近代...
关键词:唯物史观 实证科学 哲学 实践 概念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解释世界的哲学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87-89,共3页潘中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BKS101).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主要包括哲学实践、政治实践和生产实践三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都离不开哲学对于世界的解释。哲学实践以哲学对于世界的新的解释为前提和理论批判标准,政治实践以哲学提供的理想为目标,而生产实践则是在哲学的整体视域...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 哲学世界化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转向的内在原因探析——青年马克思难以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缘由被引量:7
《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12-19,40,共9页潘中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12YJC720025)的阶段性成果
在《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遇到了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期间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但他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为自己的思想与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但是,通过对物质利益问...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莱茵报》 物质利益 思想转向 
马克思如何阐释异化与非异化的内在关联被引量:6
《人民论坛》2017年第11期120-121,共2页程双斌 潘中伟 
对马克思来说,异化状态是非异化状态的一种缺失,消除异化就必须明确人类非异化的状态。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处在异化的状态之下,而人类非异化的状态则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马克思在异化和非异化之间设置了一种内在的联系...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目的论困局
《学术界》2017年第1期155-162,共8页潘中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20025)阶段性成果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目的论的历史哲学论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但最终陷入到了理论的困局之中。这一困局集中表现在看似离题的关于世界是否被创造的讨论中。马克思随后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也是企图突...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目的论 世界历史 社会主义 必然性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共产主义转向的主体根据被引量:2
《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4期44-51,共8页潘中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12YJC20025)阶段性成果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从一个共和主义者转向为共产主义者。这一转向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马克思本人主体方面的因素是最为根本的。马克思合理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原则,把人理解为社会存在物。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哲学...
关键词:《德法年鉴》 共产主义 彻底性 整体性变革 
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歧见产生的三种境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8-23,共6页潘中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20025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理解上的分歧主要发生于三种境域:政治实践、学科建设和文本解读。政治实践境域涉及的是要不要革命,以及如何看待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学科建设境域涉及如何处理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性质 文本解读 哲学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