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权

作品数:30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革命加恋爱左翼文学文学研究会文学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争鸣》《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彷徨“家”“国”:土改与孙犁的“文变”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第3期20-33,共14页熊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左翼文学内部的多重革命话语研究”[编号:16BZW131];河北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编号:BJ2017090]的阶段性成果。
引论革命时势转移与作家的内在危机孙犁的创作生涯经历了早年、晚年两个高峰,形成优美抒情和审丑批判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貌,以至有"两个孙犁"之说。在这两个高峰之间则是近20年的辍笔,即孙犁自言"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1。学界探讨...
关键词:孙犁 政治压迫 审丑 文变 十年 内在危机 
革命的思想逻辑——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再解读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第4期71-83,共13页熊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ZW131);河北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2017090)研究成果.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问世就引发热议。当下研究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史论战、现代文化思潮、史学典范等多个方面展开,被置于不同学科领域、各种研究视阈的交叉地带,足见此书丰富多义。对于强调学术、思想意义上的《中国古代...
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罗振玉 王国维 郭沫若研究 国故派 思想逻辑 再解读 
新文化运动的“主义”对话——以青年张闻天的文学、思想为中心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5期59-67,89,共10页熊权 
张闻天是中共革命史、党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成为职业党人之前,张闻天因参加“五四”学生运动而登上新文坛,曾是一名热情浪漫、笔耕不辍的文学青年。他身为著名社团少年中国学会、文学研究会的活跃分子,编辑过《少年世界》《南鸿》等新...
关键词:文学青年 张闻天 新文化运动 “主义” 少年中国学会 对话 文学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 
“革命人”孙犁:“优美”的历史与意识形态被引量:11
《文艺研究》2019年第2期75-85,共11页熊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左翼文学内部的多重革命话语研究"(批准号:16BZW131);2017年度河北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批准号:BJ2017090)成果
孙犁的抗战书写以风格"优美"著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少著名篇章都是作家基于已有作品的再创作。考察这一未受重视的修改加工现象,可以证明孙犁笔下的"优美"非但不是通常认为的个性抒情,反而是克服个性、反复调试的产物,包含了曲折的...
关键词:延安文艺 “多余人” 个性主义 意识形态 
左翼文学发生语境下的鲁迅批判吴稚晖问题
《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115-123,共9页熊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左翼文学内部的多重革命话语研究"(16BZW131)阶段性成果
鲁迅何以"左倾",原因多且复杂。在已有研究中,鲁迅对吴稚晖从认同到批判的变化,是一个尚未说得清楚、充分的问题,它影响并塑造了"左翼鲁迅"。本文从鲁迅批判吴稚晖说开去,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等多重...
关键词:鲁迅 吴稚晖 国民革命 主义之争 左翼文学 
《动摇》再解读:国民革命中的“左稚病”问题被引量:3
《励耘学刊》2017年第1期240-256,共17页熊权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左翼革命话语的多重性及当下价值研究”,项目编号:HB16XW011
茅盾谈《动摇》曾反复提及“左稚病”。茅盾认为国民革命中的“左稚病”畸变出“共产”、“公妻”,根本上是经济问题。工农运动过度争夺经济权益加上“插革命旗的地痞”推波助澜,终于逼反中小工商业者,酿成国民革命失败的恶果。这种...
关键词:左稚病 国民革命 文学的经济学视角 
“自杀意象”与丁玲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之探寻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207-214,共8页熊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左翼文学内部的多重革命话语研究"(16BZW131)阶段成果
无政府主义思想不仅促成丁玲一举成名,而且长期存在于丁玲的文学世界中。早期丁玲笔下的"自杀意象"讲述现代的冲突与撕裂,与虚无党刺客主动赴死的"烈士情结"精神相通,都体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难以克服的内在悖论。文化批判意义上的无政...
关键词:丁玲 无政府主义 自杀意象 文化批判 
郭沫若对河上肇的接受和修改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期95-104,共10页熊权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左翼革命话语的多重性及当下价值研究"(HB16XW011)的阶段性成果
郭沫若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并深受影响,但究竟接受了什么、修改了什么,又如何运用于理论与生活,却少有研究者加以辨析和追问。郭沫若得河上肇之助,摆脱"气节"、"纯文学"等观念的拘囿,获得了认识并突破自身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郭沫若 河上肇 中国革命 
域外汉学与中国古乐的西传——以钱德明、伯希和、高罗佩为例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167-174,共8页陈倩 熊权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
中国古乐西传是域外汉学的一大成就。近年来,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此现象,但或者比较单一、零散,或者多从音乐本身的流传过程进行讨论,较少将相关对象勾连起来关注古乐西传后的文化变形并将其置于整个域外汉学发展的脉络及其对中...
关键词:海外汉学 中国古乐 钱德明 伯希和 高罗佩 
民国视野:走出“现代性”研究范式的方法——兼论《民国文学史论》丛书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16-121,共6页熊权 
"民国视野"的研究继承并转化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影响深远的"现代性"范式。《民国文学史论》丛书是体现、贯彻这一学术思路及方法的最新成果,著者在开掘细部历史以及注重中国经验两个方面尤有心得。在当今学界进入"反思现代性"阶段以...
关键词:民国视野 现代性 研究范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