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胜福

作品数:10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轿车汽车发动机空腔轿车开发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汽车》《汽车工程》《振动与冲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声能量传递分析的空腔阻隔结构布置方案设计被引量:2
《振动与冲击》2018年第2期127-134,共8页牛胜福 张立军 赵英龙 孟德建 曹诚 陈阳 马扎根 余卓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100901)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原理,建立整车SEA模型,并简化出汽车侧围空腔模型,进行激励源至舱内声腔的声能量传递分析。根据声能量传递分析得到的主要激励源、主要泄漏段以及主要传递路径三方面结果,制定阻隔结构的布置方案,并在整车模型中添加空...
关键词:统计能量分析 声能量传递 阻隔结构 侧围模型 
车身侧围空腔阻隔结构隔声性能的建模与验证被引量:6
《汽车工程》2016年第7期883-888,共6页牛胜福 张立军 孟德建 何臻 曹诚 徐雪莹 陈阳 
采用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混合建模方法,建立车身侧围空腔阻隔结构隔声性能预测模型,其中,阻隔结构塑料支撑板用有限元方法建模,密封膨胀胶使用统计能量分析与多孔介质声学理论(毕奥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模,阻隔结构前后的声腔采用统计...
关键词:车身侧围 阻隔结构 隔声性能 建模 试验 
汽车发动机进气噪声优化设计被引量:2
《上海汽车》2015年第3期3-5,共3页牛胜福 马扎根 许雪莹 许威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1QB1401100)
某在开发车型主观评价存在低频轰鸣噪声抱怨,通过进行系统的声学故障测试分析,确定主要原因是进气噪声引起的。通过在进气系统管路上增加一个赫姆霍兹谐振腔降低进气系统噪声,有效降低了该低频轰鸣声抱怨,车辆乘坐舒适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噪声 进气系统 发动机 汽车 
汽车底盘技术发展趋势被引量:3
《上海汽车》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张海亮 牛胜福 芦勇 
分析底盘技术现状,概括性地描述了底盘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在底盘汽车电子应用(ESP、PLA、TPMS、ADC、ACC…)及新材料、新工艺带来的底盘技术的新发展。
关键词:汽车电子 底盘 新材料 新工艺 
朗逸轿车总布置设计被引量:2
《上海汽车》2011年第3期11-15,共5页张海亮 牛胜福 吴海波 
总结性地介绍了上海大众朗逸轿车在前期开发工作中总布置设计的一系列理论以及相关设计方法和设计经验,主要包括通过性、乘坐舒适性和主动安全性——视野3个方面。朗逸轿车的市场成功证明了总布置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是满足用户要求的。
关键词:汽车设计 总布置 舒适性 安全性 
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被引量:13
《上海汽车》2009年第9期34-38,共5页牛胜福 李炜 
介绍了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车身性能。从轻质材料、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3个方面阐述轻量化技术的主要途径,并通过实例重点分析采用热成型工艺的轻量化效果,最后对比3种轻量化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轻量化 车身 汽车 
汽车油箱防静电放电结构设计被引量:1
《上海汽车》2009年第5期11-15,共5页刘坚 牛胜福 刘新亮 
随着个人乘用车的日益普及,汽车使用安全性正日益受到重视。文章结合上海大众的电磁兼容实践,首先就油箱上静电荷积累以及静电放电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要论述,随之针对如何通过在油箱和车身间建立起静电荷转移通道、如何通过油箱加油口...
关键词:汽车电器 油箱 静电放电 
车载网络与信息系统技术及发展被引量:7
《上海汽车》2009年第4期27-32,46,共7页刘坚 牛胜福 王练 朱丽敏 
综述了车载网络与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描述了车载网络的分类,指出每一类车载网络协议中的主流协议,阐述了车载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并说明嵌入式技术是车载网络与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最后比较了国内外车载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的特点。
关键词:车载网络 信息系统 发展 
试论信息化技术在上海大众轿车研发中的作用
《上海汽车》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刘坚 牛胜福 钱榕 邱敏 连志斌 
随着现代汽车研发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其与信息化技术的关联亦日趋紧密。文章以上海大众朗逸轿车开发为载体,阐述了数字样车、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模拟、光顺、造型设计等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研发效率与成本优势及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应...
关键词:数字样车 计算模拟 造型设计 信息技术 轿车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数字样车技术在现代轿车开发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被引量:1
《上海汽车》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胡善龙 钱榕 牛胜福 潘兴农 
文章简要回顾了数字样车(DMU)技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论述了DMU技术的主要功能、特点与相应的技术支持系统,以及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首款自主开发的LAVIDA轿车上的应用与所获成果,并初步描述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字样车 技术支持 开发应用 轿车 开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