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生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颜氏家训》伦理思想隐性教育基督教伦理儒家伦理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科技信息》《法制与社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方法论追问——对“为何产生这样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方法论探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9-127,共9页倪志安 王东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00年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成果及其方法论研究(15BZX001)
在以往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学术研究中,人们通常忽视了"为何产生这样的毛泽东哲学思想"这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须去追问"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是如何思考解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阐释和说明,亦即去"化")中国实际...
关键词:毛泽东 哲学思想 方法论追问 
《礼仪问答写卷》伦理思想解析被引量:2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91-94,共4页马琨 王东生 
本文介绍《礼仪问答写卷》成书的历史背景,阐述《礼仪问答写卷》中关于立身修德、为政为主、择妻尊妻、孝亲和家、养子教子、交友处事、知足致富等伦理思想。《礼仪问答写卷》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藏族传统文化,是藏族伦理学史上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礼仪问答写卷》 伦理思想 历史地位 
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考被引量:4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王东生 王东红 吴永祥 
高职院校应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此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科技创新 对策与建议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机制创新研究
《科技信息》2009年第26期69-69,71,共2页王东红 陈弘 王东生 
学风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心理情感、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等都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从分析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入手,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着力构建"二元三层四纬"的学风建设模型,以学风建设环...
关键词:学风建设 机制 创新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和隐性教育被引量:1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59-60,共2页王东生 李向红 
隐性教育主要有认知价值、激励价值、塑造人格价值、培养情感价值、行为规范价值等几个方面的价值。《颜氏家训》中环境染化、人格染化、行为染化等对当今隐性教育具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颜氏家训》 隐性教育 启示 价值 
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比较研究被引量:7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84-88,共5页王东生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属于两种异质文化。由于东西方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等条件的不同,两种文化按各自的"路向"走,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作为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是中西方历...
关键词:儒家伦理 基督教伦理 比较 
论谭千秋的道德人格及其现实价值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53-55,64,共4页王东生 
当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来临之时,谭千秋的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全,而是坚强不屈的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让四支稚嫩的花朵得到了庇护,铸写了一代师魂的高洁,散发着夺目的人性光辉。...
关键词:谭千秋 道德人格 现实价值 
《颜氏家训》伦理思想解析被引量: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41-42,50,共3页王东生 
介绍了《颜氏家训》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了《颜氏家训》关于人伦、仁义、忠君和知足戒奢、谨言慎交、读书致用的思想主张。认为《颜氏家训》为儒家学说向民间的深入架设了桥梁,为儒学民间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颜氏家训》 民间儒学 伦理思想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5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7期209-210,共2页王东红 王东生 吴永祥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培养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的种种心理不适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维护辅导员心理健康必须内外兼修,双管齐下,通过辅导...
关键词:加强高校 辅导员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内因和外因 创新型人才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心理不适 内外兼修 管理工作 共同作用 指导者 实施者 组织 优化 维护 双管 生日 培养 大学 
高校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基于《颜氏家训》隐性教育思想视角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69-70,共2页王东生 
隐性教育主要是指依据心理和行为的规律,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方法,对受教育者实施潜在的影响,最终使人达到一种极高的道德修为作用下的自觉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能够自觉选择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模式和成材...
关键词:《颜氏家训》 高校 隐性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