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

作品数:9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他者象征界语言符号二元论对立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辩证法研究》《现代哲学》《哲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谈谈如何阅读西哲外文文本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6期160-162,共3页禾木 
哲学的入门很大程度中取决于是否进行了哲学原著的直接阅读。鉴于语言及文化上的差异,面对西方哲学外文原著,倡导恰当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培养阅读和把握文本思想。
关键词:西方哲学 外文文本 阅读 主谓宾 概念解释 义理把握 
另一种确定性主体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26-128,153,共4页禾木 
关键词:“我思故我在” 主体哲学 近代哲学 “我思” 笛卡儿 首先 意识 事物 自明 
有必要引入协议论吗?——评格莱斯意图意义理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6期40-43,共4页禾木 
格莱斯主义者希望通过意图意义理论与协议论的结合,从而可以解决前者在无时间性语言意义问题上遭遇到的困境,然而,协议论的引入,却不可避免地使意图意义理论面临失去意图基础的危险。
关键词:意义 意图 协议 
从所指/能指到能指/所指——论拉康对索绪尔二元论的批判被引量:9
《现代哲学》2005年第2期95-101,共7页禾木 
从所指/能指到能指/所指,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颠倒。通过形式上的颠倒,拉康对索绪尔的二元论进行了批判,并且指出,二元论并非语言结构分析的结果,而是来自传统形而上学思想。
关键词:能指 所指 对立 结构 
象征的捕捉——论拉康的“象征界”理论被引量:3
《哲学动态》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禾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拉康 法国 语言符号 象征世界 
从“声称”与事实说起——评奥斯汀与斯特劳森在“为真”问题上的争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9期25-29,共5页禾木 
奥斯汀在具体的"声称"与事实问题上的论述是非常有见地的,然而,他在"为真"问题上所持的符合论却不能令人信服;相反,尽管斯特劳森在具体问题的论述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但是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却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约翰·奥斯汀 彼得·斯特劳森 “声称” 事实 “为真” 约定符合论 言语行为理论 
论拉康的能指理论被引量:3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9-17,共9页禾木 
能指本身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 ,鉴于它具有结构的特征 ,拉康才引入它并做深入的探讨。能指的结构性集中体现为一种对立统一性。对立代表着差别的价值 ,即 :能指的价值在于它与另一能指的不同 ;统一意味着缺场与在场的一体。
关键词:能指 差别 对立统一 
不在之在何以存在?——论拉康关于实在的理论被引量:2
《哲学动态》2003年第5期41-45,共5页禾木 
想像、象征和实在是拉康自创的三个概念,在其整个理论中占据着基石般的地位.他本人对前两者的论述较为清楚、详细,对后者所费的笔墨则不多.鉴于此,后人的研究往往也偏重于前两者,而忽略了对后者的探索.这固然有其本人对实在论述甚少这...
关键词:拉康 “实在” 创伤 幻象 精神分祈 在场 缺场  
浅论拉康的欲望理论被引量:20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26-34,共9页禾木 
欲望问题可以说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问题。在此问题上 ,拉康有一些基本观点。如欲望根本上是一种对缺乏的欲望 ,欲望乃是“他人”(“他者”)的欲望等等。这些观点虽然是从精神分析学特有的经验中得出来的 ,但是 ,从它们所揭示出来的那种...
关键词:缺乏 '他人' '他者' 拉康 欲望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