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珺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欧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茶文化风雅管窥文化特色士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欧亚学院学报》《陕西教育(高教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高校礼仪教育“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被引量:4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1年第7期15-16,共2页颜珺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本文旨在探讨礼仪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三大功能,以及对高校礼仪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课程思政 礼仪教育 路径探索 
明清之际禁毁小说婚恋观探微——从越礼逾制到持正守节的婚恋文化突变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颜珺 
明清之际成书的诸多关涉男女婚恋的小说在清代均遭禁毁,此类小说因其所反映的社会婚恋观念与价值体系存在激烈焦灼的矛盾冲突,而争议颇多。小说作者所持婚恋观大体存在三种形态:一是明末成书的小说大胆肯定情欲宣泄;二是清初成书的小说...
关键词:禁毁小说 婚恋观 文化突变 
明清之际禁毁小说婚恋观探微——从越礼逾制到持正守节的婚恋文化突变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82-85,共4页颜珺 
明清之际成书的诸多关涉男女婚恋的小说在清代均遭禁毁,此类小说因其所反映的社会婚恋观念与价值体系存在激烈焦灼的矛盾冲突,而争议颇多。小说作者所持婚恋观大体存在三种形态:一是明末成书的小说大胆肯定情欲宣泄;二是清初成书的小说...
关键词:禁毁小说 婚恋观 文化突变 
《应用写作》教学困境及对策浅谈被引量:2
《文教资料》2010年第21期82-84,共3页颜珺 
近年来应用文体撰写能力业已成为诸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然而高等院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与培养却历来困难重重、问题颇多。本文作者以亲身教学体验为基础,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与语言基础等方面着手,为该门课程的...
关键词:《应用写作》 教学困境 对策 
一盏清茗品风雅——茶与中国士文化之管窥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30-33,共4页颜珺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一枝独秀。因其性寒、俭、清、雅,备受历代文士、雅士、隐士和僧人的青睐。士是历史文化最为敏感的先验者,其对茶的偏好正是时代文化特征在情感症结中的物化反应。因而茶和士文化无形中交织...
关键词:茶文化 士文化 时代特征 文化特色 
一杯清茗品风雅——茶与中国士文化之管窥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颜珺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一枝独秀。因其性寒、俭、清、雅历来备受历代文士、雅士、隐士和僧人的青睐。士人是历史文化最为敏感的先验者,其对茶的偏好正是时代文化特征在情感症结中的物化反应。因而茶和士文化无形中...
关键词:茶文化 士文化 时代特征 文化特色 
还原红楼本真一女儿——袭人形象的传统解构与再度阐释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70-74,共5页颜珺 
在《红楼梦》的丫头群中,袭人向来是颇具争议的一位,褒扬极少,贬斥居多。身处奴隶阶层的袭人自有她的"痴处",不可仅凭"叛逆与否"这样的暴力符号将其一棒打死,否定她人性的优点与存在的个体价值。应从人性本真的角度出发,客观地看待这一...
关键词:袭人 形象 解构 阐释 
还原红楼本真一女儿——袭人形象的传统解构与再度阐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79-83,95,共6页颜珺 
在《红楼梦》的丫头群中,袭人向来是颇具争议的一位,褒扬极少,贬斥居多。以为身处奴隶阶层的袭人自有她的"痴处",不可仅凭"叛逆与否"这样的暴力符号将其一棒打死,否定她人性的优点与存在的个体价值。应从人性本真的角度出发,客观地看待...
关键词:袭人 形象 解构 
《诗经》与现代陕北民歌中爱情篇章的审美对照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84-86,90,共4页颜珺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冲动,也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是中国爱情文学的源头,陕北民歌也是以歌唱爱情而著称的,二者在主题趋向上存在着共性美——尊重爱情、崇尚自由的生命美。由于二者产生于不同时...
关键词:《诗经》 陕北民歌 爱情 审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