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英鹰

作品数:12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自然观审美意境服饰文化光辉乐图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教育》《文艺研究》《艺术科技》《文学艺术周刊》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素养导向下非遗融入初中美术课程探究--以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为例
《艺术教育》2025年第2期138-141,共4页徐佳 伍英鹰 
金渡花席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它源于肇庆高要地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着独特地域特色的手工艺术。以织代画,经纬交织,在交错、叠压、规律的重复中,以最简洁的形式表现无限的张力和多元的变化。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将这项非遗技艺引入初...
关键词:非遗 素养导向 金渡花席编织技艺 初中美术 
基于民艺学视域的衡山皮影与唐山皮影造型艺术风格比较研究
《艺海》2024年第9期9-14,共6页王著 伍英鹰 
皮影作为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瑰宝,在民间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千年发展传承中形成了地域性的视觉艺术风格。在民艺学视角下通过田野考察、案例分析、文物考证等方法,比较研究衡山皮影与唐山皮影造型形态、色彩搭配、雕刻工艺的异同之...
关键词:民艺学 衡山皮影 唐山皮影 比较研究 
东坡为魂:宋荦对“烟江叠嶂”文化意象的重构
《美术观察》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伍英鹰 
201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潇湘图’谱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YBA302。
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及其后世的衍生书画,经清康熙朝名宦、收藏家宋荦庋藏,在其履职江西巡抚期间成为颇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延伸出一系列相关的图绘、吟咏与雅集等艺事。宋荦围绕“烟江叠嶂”展开的文化活动,是展开江右文化重建的重...
关键词:宋荦 《烟江叠嶂图》 文化意象 
广州余同号饼印的工艺与纹样初探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期67-78,共12页吴靖华 伍英鹰 
广东地区将做饼用的模具称为饼印。中国模具制造历史起源于青铜器时代,而饼印上的纹样雕刻技术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陶工艺,最早可考饼印为宋代的陶月饼印。广州附近地区的饼印制作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金鱼堂陈氏族谱》中的佛...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早期 雕刻技术 同治年间 陈氏族谱 制陶工艺 历史起源 大新路 模具制造 
一个地域概念的时空腾移:“潇湘图”研究综述
《艺海》2022年第7期57-61,共5页伍英鹰 莫歆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潇湘图”谱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YBA302)。
本文梳理了当前海内外关于“潇湘图”的研究现状。总的来看,主要包括对历代“潇湘图”代表作品进行著录或脉络的梳理和准构建、对“潇湘图”作品及画家的考证、作品风格分析和文化内涵剖析以及对“潇湘图”中的潇湘八景图式在东亚文化...
关键词:潇湘图 综述 地域概念 
未负潇湘夜雨声
《文艺研究》2022年第7期177-177,共1页伍英鹰 
伍英鹰/中国画
《文艺研究》2019年第5期I0015-I0015,共1页伍英鹰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色彩构成》课程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艺海》2018年第8期115-117,共3页伍英鹰 吴尚君 朱娟 胡铭 
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色彩构成〉课程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6]400号);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色彩通感训练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21-0853)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约三年时间连续进行课程实验和后续跟踪。经过问卷调查、作品展示与综合测评,实践证明,该模式能较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利于提升学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色彩构成 驱动问题 
辽代墓室壁画散乐图的服饰文化特色被引量:4
《装饰》2017年第7期142-143,共2页伍英鹰 
近年出土的辽墓壁画中,各色人物并存,服饰千姿百态。最有特色的当属被称之为"散乐图"的人物服饰。通过对辽代墓室壁画散乐图服饰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契丹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也可以审视契丹民族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
关键词:辽墓 壁画 散乐图 服饰文化 
草木染艺术中的工艺自然观被引量:4
《艺海》2015年第11期130-131,共2页伍英鹰 
文章主要论述了草木染艺术中的工艺自然观的具体体现:依乎天理;物我融情。
关键词:草木染 工艺 自然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