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佳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液伺服系统自适应控制电液伺服数控车削收敛速度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机床与液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制造技术与机床》更多>>
所获基金:西安交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轨迹已知类电液系统控制的工程实现被引量:1
《机床与液压》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王大庆 何晓佳 丁崇生 葛思华 陈花玲 
西安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本文针对工业制造中的具有重复性运动轨迹的跟踪控制 ,在工作频率与驱动装置频宽接近、即必须考虑驱动装置的动态特性的条件下 ,对其概念、控制策略、评价指标等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电液伺服系统 自适应控制 智能控制 
成形联接轴/毂孔数控车削加工的研究被引量:3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年第6期41-42,57,共3页王大庆 何晓佳 丁崇生 葛思华 
提出以高响应伺服刀架为基础 ,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迭代学习控制策略 ,以车削的方法加工成形联接轴 /毂孔 ;并对锥度 1∶2 0的成形联结中典型零件—三角形轴 /毂孔进行了加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数控车削加工不仅可以获得很高的加工效...
关键词:成形联接 车削加工 迭代学习控制 数控车削 
成形联接件的廓形设计与车削研究被引量:1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第3期431-432,共2页何晓佳 丁崇生 
介绍了成形 (无键 )联接的轴和毂孔的数控车削技术 ,取得了带锥度无间隙配合的结果。在对廓形的力学性能和车削性能的对比中 。
关键词:成形联接 仿形车削 数控加工 廓形设计 
迭代自适应预见学习控制(IAPLC)及其收敛速度的研究被引量:1
《机床与液压》2000年第1期36-38,共3页王大庆 何晓佳 丁崇生 葛思华 
本文提出衡量学习控制收敛速度的两种品质指标,并从上述指标出发,进一步提出一种迭代自适应预见学习控制(Iterative Adaptive Preview-Learning Control)策略。仿真表明, IAPLC的横...
关键词:自适应 学习控制 收敛速度 IAPLC 
成形联接的数控车削研究被引量:2
《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年第12期29-30,共2页何晓佳 王大庆 丁崇生 何钺 
介绍了用于成形(无键)联接车削加工的数控电液伺服系统和控制方法,并进行了车削试验,取得了满意的廓形结果。对成形联接的加工和性能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成形联接 数控车削 电液伺服系统 型面联接 
模型跟随自适应控制在电液伺服板簧试验机中的应用被引量:2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第11期86-90,94,共6页何晓佳 丁崇生 葛思华 何钺 
通过对电液伺服板簧试验机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采用新的模型跟随自适应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电液伺服板簧试验机中波形严重失真、难以使用和试验加载频带低的问题,使加载频带从01~3Hz提高到0~20Hz.
关键词:板簧试验机 电液伺服系统 自适应控制 汽车 
板簧特性与电液伺服试验机系统被引量:2
《机床与液压》1998年第6期27-29,48,共4页何晓佳 王大庆 丁崇生 李孔语 
本文从汽车板簧的力学特性和电液伺服系统相结合的角度,对电液伺服板簧试验机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指出板簧动态试验时变形和负荷的控制不宜相互替代,采用新的模型跟随自适应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电液伺服板簧试验机中波...
关键词:板簧 试验机 电液伺服系统 自适应控制 汽车 
电液伺服系统自适应多功能控制器的开发
《机床与液压》1996年第2期12-15,3,共4页王大庆 何晓佳 何钺 李孔语 
本文针对当前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器开发过程中功能单一、难以广泛使用的缺点,开发了适合各类电液伺服系统的多功能控制器,并在电液伺服板簧试验台上进行了考核。本文主要介绍该控制器的核心算法、控制器软、硬件和考核结果。
关键词:电液伺服系统 自适应控制 计算机控制 控制器 
高响应高精度电液伺服系统自适应控制的工程实现被引量:7
《机床与液压》1995年第2期72-77,共6页丁崇生 何晓佳 王大庆 葛思华 
电液伺服系统在高响应高精度要求时,其非线性时变因素不能忽略且难定量描述。本文阐述自适应控制策略的工程选择。提出收敛速度等评估因素,介绍新方法的实用性。
关键词:电液伺服系统 自适应控制 收敛速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