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作品数:8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晚清洋泾浜英语历史渊源翻译近代文化史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体育世界》《中国文化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四川省属高校公共体育课双语教学发展的障碍及对策被引量:2
《体育世界》2012年第1期8-9,共2页谢卫 周毅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课题(课题编号:200923)
本课题针对四川省属高校公共体育课双语课程的设置、师资状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四川省属高校公共体育课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四川省属高校 体育双语教学 公共体育课 对策 
洋务教育和戊戌维新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学校体育被引量:1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谢卫 周毅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统治阶层部分人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船坚炮利,中国在科技方面已落后于西方;要摆脱内外交困局面,必须走自救兴国之路。洋务运动及维新改良运动就是这种自救兴国之路的具体体现。国人在富国强兵、学习西方先进...
关键词:中体西用 洋务教育 维新教育 学校体育 
晚清西方“国家”和“民族”概念的译介及其对陈独秀早期思想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89-93,共5页周毅 谢卫 
在晚清,使"天下"转为"国家"和"民族"的过程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篇章。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青年陈独秀最初主张以思想文化的启蒙来解决中国问题;而在构建"国家"(state)、"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nationalism)、"爱国主义"(p...
关键词:晚清思想史 “国家” “民族”概念译介 陈独秀早期思想 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 
论近代中外交往中的上海通事群体被引量: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46-51,共6页周毅 
上海通事作为近代中外交往的一个重要介体,在当年上海的对外商贸、文化等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开埠后商贸的蓬勃发展和租界的形成给这些通事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把上海通事置于近代中外交往的历史背景下,探...
关键词:上海通事 翻译 中外交往 近代中国 
论晚清中西交往中的“语言问题”被引量: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04-109,共6页周毅 
任何形式的中外交往都必须以语言文字的沟通为前提,而中西方在语言文字上和文化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和隔阂必然导致中西交往间有意或无意的曲解和误会。晚清时期,民间的洋泾浜英语仅停留在肤浅而实用的层面上,在中西双方缺乏相互尊重、善...
关键词:晚清 中西交往 语言问题 
近代广东通事及其角色特征之分析被引量: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30-135,共6页周毅 
近代通事最初是随葡萄牙人16世纪东来广东澳门后才出现的,持续到18世纪上半叶。之后至19世纪上半叶,由于英国人的对华交往后来者居上以及英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中国的英语翻译开始替代澳门葡语翻译以及拉丁教义图书和科学文化图书的翻...
关键词:广东通事 翻译 洋泾浜英语 晚清 
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被引量:22
《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110-122,共13页周毅 
在晚清, 随着英美殖民主义者在广州、上海成为最主要的贸易者并逐渐取代葡萄牙老殖民主义者, 中英混合语———“洋泾浜英语”随即应运而生, 中葡混合语———“澳门葡语”或“广东葡语”因此而失去其重要性。“广东葡语”是后来“广东...
关键词:“洋泾浜英语”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文化交流 
论近代中国最早的洋泾浜语——广东葡语的历史渊源和影响被引量: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17-122,共6页周毅 
没有屈折形态且学起来简单的"洋泾浜语"①,是一种因为对外贸易与交流需要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或贸易语言。中葡混合语"广东葡语"或"澳门葡语"就是明末清初中国对葡贸易交流而形成的最早的一种洋泾浜语言。19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后,随英美殖...
关键词:洋泾浜语 广东葡语 广州英语 澳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