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梅

作品数:8被引量:2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形式动词意志性句式语体意象图式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平衡性考虑被引量:2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2期46-51,共6页李桂梅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语料质量监控研究"(15WYC07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12JZD018)~~
从影响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平衡性的关键因素出发,讨论了"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在追求语料库平衡性方面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措施。平衡性的基本原则是以汉语国际教育的现实情况为主要参照,兼顾代表性和覆盖范围。"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
关键词:汉语中介语语料库 平衡性 原则 措施 
形式动词的共性特征与个体差异被引量: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26-130,共5页李桂梅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15YJ050002);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的质量监控研究"(15WYC073)
本文在多侧面的研究视角下,从形式动词的独特语义蕴含、形式动词在事件表达上的特征以及形式动词传达主观意志的言语功能角度,提炼形式动词的共性特征,并细致分析了形式动词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形式动词 共性特征 个体差异 
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研究述评被引量:1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263-267,共5页李桂梅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5YJ050002)
形式动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词。从形式动词作为一个词类的总体研究和具体的个案研究两方面梳理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介。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形式动词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形式动词 总体研究 个案研究 展望 
形式动词句式的表达功效被引量:8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82-88,共7页李桂梅 
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1JBB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书面语习得与认知研究"(08AYY003)的资助
本文从事件框架、信息传递、意志性、语体风格等多个角度阐释了形式动词句式有别于普通主动宾句的独特表达功效。这种表达功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形成特定的事件框架;扩展事件信息;传达言者意志、增强语势;形成书面正式语体。
关键词:形式动词句式 事件框架 事件信息 意志性 语体 
领格宾语构式“VN的O”探析被引量:4
《汉语学习》2009年第3期63-69,共7页李桂梅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本文认为领格宾语构式的基本意义是"S以VO的方式对N施加影响",派生意义是"N致使VO这一动作或行为发生,S是其直接受影响者"。能构成领格宾语的动词要符合领格宾语构式整体高及物性的特征,并且N与O之间不存在领属关系。...
关键词:领格宾语 构式 及物性 
“向”的目标指向图式和“往”的空间定位图式——汉语介词“向”和“往”的区别探析被引量:5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24-131,共8页李桂梅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认为制约介词"向"和"往"在语言中不同表现的深层机制是它们各自形成的意象图式不同:"向"形成的是目标指向图式,具有行进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往"形成的是空间定位图式,具有确定性的特点。由此决定了"向"...
关键词:向往 意象图式 目标 空间 
对话语体中自我称谓的运用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4期119-120,共2页李桂梅 
本文分析了代词称谓、亲属称谓、姓名称谓和谦敬称谓等四种可在对话语体中进行自我称谓的形式,介绍了它们各自的表达特点和适用场合,强调了在言谈交际中正确运用自我称谓形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对话语体 自我称谓 运用 
MHK(四级)“听后写”题型设计理念及实测被引量:2
《汉语学习》2005年第5期69-72,共4页李桂梅 
MHK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简称。MHK(四级)在题型设计上采用了“听后写”这种半主观性试题,其主要考虑有丰富考试题型、更真实地反映考生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体现语言测试由分立式向综合式发展的方向、降低题目猜测度等。...
关键词:听后写 MHK(四级) 题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