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亮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存现句词组英汉存现句课外补习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校外教育(上旬)》《才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消减课外补习影响公平的政策构想——基于多维视角
《才智》2013年第19期209-210,共2页杨洪亮 何晓宇 
课外补习对社会公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目前政府对此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本研究在厘清哪些因素可能会使课外补习对公平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从多视角分析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可借鉴的政策策略,最后构想了政府在不同阶段教育和不同形式教育...
关键词:多维视角 课外补习 公平 政策构想 
东欧三国与我国课外补习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10期21-25,共5页杨洪亮 
通过比较得出:东欧三国和我国的课外补习的兴起原因在文化和经济维度上存有差异,但全球教育文化的推动、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校教育制度隐含逻辑的转变是二者共同的表征;二者阶层和城乡差异说明课外补习具有社会复制和分层功能,急需政府...
关键词:课外补习 东欧三国 
劝说的顺应性解释——以《三国演义》中“李肃说吕布”为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100-101,共2页杨洪亮 何晓宇 
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科研号05B143;07B048
劝说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语言手段和技巧。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劝说具有改变他人态度的作用。本文以"李肃说吕布"为文本材料,利用Jef Verschueren的语言使用顺应理论,从劝说对语境关系的顺应、劝说顺应的动态性、劝说顺应...
关键词:劝说 语境顺应 动态顺应 顺应的意识程度 
言语幽默生成机制的认知探究——转喻视角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121-122,共2页何晓宇 杨洪亮 
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资金支持;资助号:07B048;05B143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上转喻的角度来研究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提出了一个言语幽默生成机制的框架,证明了言语幽默的主要生成机制是认知语言学上的转喻。
关键词:言语幽默 生成机制 常规转喻 邻近关系 非常规转喻 
英汉存现句名词组无定性问题初探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8年第S1期1066-1066,共1页何晓宇 杨洪亮 
比较英汉存现句的基本特征,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名词组一般都是无定的,只有少数是有定的。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特定句法结构的基本交际功能和发话人的交际意图和传递信息在决定英汉存现句中名词组的无定或有定上起了极其重要...
关键词:存现句 名词组 无定性 
英汉存现句名词组定指限制动因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67-168,共2页杨洪亮 
“定指限制”即存现句中动词后名词词组在语义上应是泛指、非确定的,这一英汉存现句中最重要和固有的特征,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究其原因,特定句法结构的基本交际功能和发话人的交际意图和传递信息在决定存现句名词组语义上的泛指、非确...
关键词:存现句 名词组 定指限制 成因 
英语语法教学的象似观被引量:2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第6期18-21,共4页王维民 杨洪亮 
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观点之一,是依据“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出发点而得出的结论,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外语的语法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对英语语法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语 语法教学 认知语言学 象似观 学习兴趣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中小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