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江波

作品数:17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家日常生活世界道德重建价值观儒家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思想理论教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的现实基础、思维方法与实践路径
《思想理论教育》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段江波 张厉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项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A02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标志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客观评估构建这一系统工程的现实基础,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普遍的社会...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体系 思维方法 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何以可能?被引量:4
《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10期26-33,共8页段江波 张厉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项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A0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重大命题。当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已发生巨大变迁,集中表现为城乡日常生活世界的趋同化、日常生活的深度数字化、日常生活观念的冲突加深等。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生活 价值观 
公心、公道与公制:传统中国以“公”为核心价值的政治伦理模式探析被引量:3
《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4期131-140,共10页段江波 张厉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创建”(2019ZDA033)。
中国古代建构了以“公”为核心价值的理想类型的政治伦理模式。由“天之公”到“人之公”,“公”价值系统在中国传统君主政治中得以确立核心地位,并在具体的政治统治中形成以“公心”为执政的伦理动机,“公道”为执政行为的伦理准则,“...
关键词: 公心 公道 公制 政治伦理 
“悟”:一种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运思方式被引量: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51-59,175,共10页段江波 
西南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18年度课题
"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醒觉"引申到精神性的"觉悟"。"悟"与"道"、"悟"与"体"的...
关键词: 悟道 德性之知 道德哲学思维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反腐倡廉教育被引量:2
《理论导刊》2016年第2期17-20,共4页段江波 吴俊蓉 
西南财经大学2015年度决策咨询与应急需求项目(JBK150355)的理论成果
新世纪以来,我国常规性反腐倡廉教育实践遭遇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困境,反腐倡廉教育研究亟待拓展。"生活世界"视野下的反腐倡廉教育以伦理学和教育学作为基本论域,秉持的基本理念是: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存实践的物理场域,是物质活动与精神...
关键词:反腐倡廉 生活世界 物质生活 精神境界 
梁启超“国民观”的历史建构及其现代意蕴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段江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14YJA710009)阶段性成果
梁启超认为"欲新吾国当新吾民",通过考察西方近代国民理论及近代国民人格,梁启超借鉴严复"民德、民智、民力"概念并拓展其内涵,从而形成特有的集"道德"、"智慧"、"力量"三维一体的近代中国国民人格观,开启中国国民人格近代化的历程。
关键词:梁启超 国民观 国民道德 国民智慧 国民力量 
友善价值观:儒家渊源及其现代转化被引量:16
《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139-146,共8页段江波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友善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4YJA71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儒家友善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价值根源。在古汉语构词上说,"友善"是"友"与"善"的组合词,词义有相近之处。儒家"友善"的基本义是"友其善","因善相友",类似亚里士多德的"善的友爱",儒家的"友善"实际上是"内善而外友",是内心存...
关键词:  友善 儒家友善观 核心价值 
“道在人伦日用间”:儒家伦理日常生活化表现及当代启示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段江波 
儒家在传统中国以贯彻"道在人伦日用间"的思想、实践原则而充满活力。换用现代术语,儒家之道是面向并适应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以"人伦日用"为基本内容的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为"儒家之道"创造了生存和延续空间,而"日常生活化"亦因此成为儒家...
关键词:儒家伦理 人伦日用 日常生活世界 
善心、善举、善功三者统一——论中国传统慈善伦理文化被引量:1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1-27,共7页朱贻庭 段江波 
建设慈善伦理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慈善包括不忍人之心的道德意识、不求回报的道德品性及扶贫济困的道德行为和效果,是善心、善举、善功的三者统一,构成了完整的慈善概念。而建立在传统慈善概念上的"慈善伦理",...
关键词:慈善 善心 善举 善功 慈善形式 慈善伦理本质 
政务诚信与行政公正被引量:5
《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5期95-101,共7页段江波 朱贻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批准号:12&ZD008)
诚信是政府立身之本,政府诚信体现于政务诚信之中,而政务诚信必须以行政公正为本质要求。行政公正与政务诚信有着内在本质联系,行政公正是政务诚信的核心。它首先要求政府在从事政务中要秉持公正的诚意,并将公正行政的动机与目的、手段...
关键词:诚信 公正 政务诚信 行政公正 公共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