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修平

作品数:85被引量:32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儒佛道三教关系佛教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佛教文化》《宗教学研究》《佛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教合一”之语的出现与流行略考——兼论与全真道、三一教等的关系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10期21-26,共6页洪修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ZDA233)的阶段性成果。
“三教合一”的提法,学界现在常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和争议。历史地看,“三教合一”之语,可说是渊源于汉魏时的三教一致论,逐渐孕育于晋代以来的三教并存和互融,萌芽于唐宋以来的三教融合思潮,开始流行于明代万历年间。从社会信仰实践层面...
关键词:三教融合 “三教合一”之语 万历年间流行 全真道 三一教 
书讯 近现代佛教入世转型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6期64-64,共1页洪修平 
洪修平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5月,989千字。中国佛教在近现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和机遇,同时也相应地做出了一系列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变,其中特别令人瞩目的,是其更多地面向了人间社会和文化,更多地关注并参与到现实的社...
关键词:佛教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转型研究 双重变奏 双向互动 考察分析 传承发展 入世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泰山学刊》2024年第2期8-9,15,共3页洪修平 
党的二十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①他强调说:“交流互鉴是文...
关键词: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 交流互鉴 取长补短 生命活力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佛教中国化与三教关系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1期1-6,共6页洪修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18ZDA233)的性成果。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正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但底蕴深厚而且丰富多彩。外来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的形成、发展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成功的...
关键词:文明交流互鉴 佛教中国化 三教关系 
心怀度众慈悲愿 身似法海不系舟--沉痛悼念星云大师
《法音》2023年第3期35-35,共1页洪修平 
中国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住世缘尽2月5日(正月十五)于庄严念佛声中,安详舍报,享寿97岁。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师生对星云大师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特致函,沉痛哀悼星云大师。星云大师一生“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
关键词:星云大师 佛光山 哲学与宗教 南京大学 慈悲 文化研究中心 念佛 法海 
历史与现代双重变奏中的近现代佛教入世转型
《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12期13-24,共12页洪修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ZDA23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现代佛教入世转型研究”(16AZJ003)的阶段性成果。
近现代是一个中西冲突、新旧交替的时代,面对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也相应地做出了一系列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变,特别是更多地面向新时代、新社会、新文化,更多地关注并...
关键词:近现代佛教 入世转型 历史与现代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兼论佛教的儒学化与大乘菩萨精神被引量:1
《佛学研究》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洪修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33)的阶段性成果
外来佛教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这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成功典范。中国佛教具有独特性和中国化色彩,并不影响其仍然是“佛教”...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 中国化佛教的特色 契理契机 佛教儒学化 大乘菩萨精神 
论儒佛道三教的生态思想及其异辙同归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2期57-58,共2页洪修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儒益得到重视。现在所说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关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状态和发展状态的文明,它体现的是人类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思想智慧 生态文明 和谐共生 生物与环境 人与自然 中华传统文化 发展的理念 人与社会 
论儒佛道三教的生态思想及其异辙同归被引量:14
《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3期1-10,共10页洪修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33)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佛道,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思想智慧。儒家仁爱为本的生态思想,以成人成己、中正和谐、天人合一为追求的目标,"天地人一体同仁"充分体现出儒家"仁民而爱物"的社会伦理与生态伦理相融的人文精神。道家道教自然和谐...
关键词:儒佛道 生态思想 异辙同归 天地人同体 
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的开题与思考
《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2期190-192,共3页洪修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ZDA233)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并称为中华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三大主干。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离不开对中国佛教文化之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佛教是从印度传...
关键词:中国佛教文化 三教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 历史与未来 传承发展 视域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