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庆艳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列女传》列女传诗经语言艺术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许昌学院学报》《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析屈原的教育思想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144-147,共4页焦庆艳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有着重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教育家。作为教育家的屈原,在人才的培养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主张全面培养和发现人才;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注重师长的表率作用。在具体的教育实...
关键词:教育思想 人才 修养 表率 地方特色 
试论《列女传》的人物形象被引量:1
《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40-41,共2页焦庆艳 
刘向《列女传》塑造了一系列异彩纷呈的女性形象:诸如教子有方、匡夫以道的贤妻良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的爱国女子;仁智聪慧、能言善辩的才智女子等,极大丰富了我国古代妇女形象的画廊,从而有力驳斥了"列女"是谓"烈女"的无稽之论。
关键词:形象 贤妻良母 爱国 仁智 节妇贞女 
《论语》《曾子》《孝经》三家论孝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75-77,共3页焦庆艳 
作为儒家经典,《论语》、《曾子》、《孝经》虽然产自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有关孝的理论。作为孝的基本内容,"孝"、"忠"、"悌"的理论不仅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秩序、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今天的道德建设也有很...
关键词:   现代意义 
浅谈《列女传》对后世的影响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11-12,17,共3页焦庆艳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女性类传,刘向《列女传》一经产生,便广为流传,甚至远及西域、朝鲜等国,对后世史学、文学乃至后世女性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列女传》对后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影响 史学 文学 消极 
试探刘向《列女传》对题材的拓展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4期129-130,共2页焦庆艳 
《列女传》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创作的一部全以女性作为传主的女性类传,全书记载了上古至汉代约百余名知名女性的事迹。作为我国传记文学史上第一部妇女类传,《列女传》不仅对后代史书设妇女类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女性描写方面积...
关键词:题材 列女传 拓展 
论曹丕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被引量:3
《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焦庆艳 
曹丕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在其现存的40余首诗歌中,女性题材的诗歌创作占有相当的比重。根据其主人公身份的不同,又可具体分为思妇、弃妇、寡妇和佳人四类。作为一个男性作家,曹丕发妇人语,代女性言,呈现出"男子作闺音"的现象。这与...
关键词:曹丕 女性 思妇 弃妇 寡妇 佳人 
浅析对比艺术对水浒人物性格刻画的贡献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第4期122-123,共2页焦庆艳 
对比手法对《水浒传》人物性格的刻画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区分相似性格特征;强化性格差异的鲜明性;展示人物自身性格的复杂性;体现人物性格的多层次性。
关键词:水浒传 人物性格 对比 
楚辞与地方文化被引量:3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第1期141-143,共3页焦庆艳 
作为一代文学标志的楚辞,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其中,富有南楚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在屈原所开创的楚辞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楚辞 民歌 音乐 巫风 方言 地理 
《九歌·山鬼》浅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焦庆艳 
《山鬼》作为屈原《九歌》组诗中的一篇,在向我们展示山中女神爱情悲剧的同时,也让人深深感到屈原对楚国的忠贞眷恋之情。
关键词:屈原 山鬼 忠君 
试论《列女传》的语言艺术被引量:2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焦庆艳 
《列女传》为了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 ,运用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 ,表现心理活动的内心独白 ,形象贴切的比喻手法 ,丰富多彩的引语 ,精当独到的议论等不少出色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语言表现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文学成就。
关键词:列女传 诗经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