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君

作品数:9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盾构隧道沉降分析建筑物沉降地铁深基坑深基坑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建筑结构》《中国科技论文》《甘肃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塑性区开展的边坡失稳判据研究被引量:13
《中国科技论文》2016年第13期1461-1464,共4页杨才 王世君 丰土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905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9077)
边坡塑性区贯通后,不同的贯通程度会得出不同的安全系数。为了克服该判别标准存在的人为随意性,以某经典边坡稳定分析算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塑性区贯通判据下的安全系数,与计算不收敛判据和特征点位移发生拐点判据得出...
关键词:边坡稳定 强度折减法 塑性区 失稳判据 
盾构施工与邻近建筑的相互影响分析被引量:5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第S2期1727-1730,1741,共5页姚燕明 罗仕恒 王世君 
宁波市软科学研究计划(2010A10039)
在拟建的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一侧有规划新建的房屋项目,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对两项目建设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安全评估。根据两项工程的筹划,确定了模拟计算顺序,即先施工房屋地下室和桩基础,再施工地铁隧道,最后施工房屋上部结构。通过一定...
关键词:盾构隧道 变形 安全评估 
软土地铁深基坑底加固设计对附近敏感建筑物沉降影响分析被引量:4
《建筑结构》2010年第S2期600-604,共5页刘智成 杨德春 王世君 
结合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西门口站软土地铁深基坑工程设计与坑底土层加固计算分析,在地质条件较差,敏感建筑物较近,周边环境对基坑变形要求较高,结合PLAXIS 2D 8.X和FLAC3D3.0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模拟值,作为施工超前...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 坑底加固 地下连续墙 敏感建筑物 沉降分析 施工监测 
软土地铁深基坑底加固设计对附近敏感建筑物沉降影响分析被引量:7
《现代隧道技术》2010年第3期39-45,共7页刘智成 杨德春 王世君 
结合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西门口站软土地铁深基坑工程设计,文章运用PLAXIS和FLAC3D建立二维及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基坑开挖地表沉降分析。依据计算模拟结果和以往的监测经验,提出了坑底加固的有效措施和基坑施工的沉降预警值。其研究成...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 坑底加固 沉降分析 施工监测 
广州某矩形隧道下穿既有隧道设计与施工被引量:3
《施工技术》2010年第9期50-53,共4页王世君 叶雅图 
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中央广场站~市民广场站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金穗路隧道,下穿段采用矿山法施工。本段隧道直接下穿既有隧道,两隧道之间竖向无土层;且既有隧道设有抗浮锚杆,新建隧道也需考虑本身抗浮。综...
关键词:隧道工程 矿山法 矩形隧道 下穿 设计 施工技术 
盾构始发端头地层加固形式探讨被引量:2
《都市快轨交通》2010年第2期79-82,共4页王世君 叶雅图 
介绍盾构端头地层加固的目的、常用的加固方法等内容,结合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林和西站、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段南方医院站的盾构端头地层加固设计,重点说明素混凝土桩、玻璃纤维桩的加固方法,分析该...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端头地层 加固桩 广州 
小半径上下重叠地铁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被引量:11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第4期696-701,733,共7页叶雅图 王世君 王琪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某盾构区间受线路条件所限,在中间车站前后左右线以平面206m的小半径、纵断面30‰的急坡进入上下重叠状态。为对该段隧道开展设计工作,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整体模型,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盾构管片内力分布、...
关键词:盾构隧道 施工开挖 数值分析 
桩基托换技术在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施工技术》2006年第6期49-52,共4页王世君 
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沥-厦区间桩基托换工程实例,介绍了托换体系的设计、施工步骤和监测。
关键词:地铁 桩基托换 隧道 
微型钢管灌注桩在房屋基础托换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甘肃科技》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王世君 
本文以广州地铁四号线琶洲塔站-官州站区间盾构段房屋托换为例,详细介绍了微型钢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其实施效果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微型钢管灌注桩 盾构隧道 桩基托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