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作品数:20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复用真随机数发生器斩波女性立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扬子江(诗刊)》《写作》《小说评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读穆旦《诗八首》:原诗、自译和安德鲁·马维尔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19年第5期135-144,共10页王毅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01400031)之阶段性成果
结合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将穆旦名作《诗八首》原诗、英文自译与安德鲁·马维尔《致他的娇羞的女友》等中英文文本细读比勘,发现从诗歌主旨到技艺(意象、巧智、奇喻、双关以及词语选择等),穆旦该诗的写作与马维尔之间有着出人意料的呼...
关键词:穆旦 《诗八首》 安德鲁·马维尔 《致他的娇羞的女友》 比较 
另一首朴素的诗——读张执浩《高原上的野花》被引量:2
《写作》2018年第5期12-18,共7页王毅 
通过细读方式可以见到,张执浩的短诗《高原上的野花》是对高原野花的礼赞,也是枯寒现实与诗意远方的比勘,更是他以诗歌方式表达的诗学观。
关键词:张执浩 《高原上的野花》 诗歌技艺 主旨 
虚构与非虚构:论余华的《第七天》被引量:4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6-31,共6页王毅 
继续了在《活着》中展现得非常充分的才华,余华《第七天》成功的地方在于,尝试着以新的方式处理新的现实,并再次率先表现了对小说和现实之间关系的特殊敏感;失败的地方在于,余华还没真正找到支配社会新闻这种新材料的恰切技艺。在虚构...
关键词:《活着》 《第七天》 余华 虚构 非虚构 现实 
“重复”的隐喻:从小说到电影的《祝福》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5期93-103,共11页王毅 
有关鲁迅《祝福》与夏衍电影改编之间的讨论,至今大多集中在几处改动以及夏衍的政治意识形态立场等方面,但如果从人物、情节、主旨等几个方面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影不是枝节性地而是完全彻底地改变了鲁迅的小说,最终将《祝福》这样一...
关键词:《祝福》重复 隐喻 小说 电影 
爱的异托邦——张爱玲的《爱》论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99-106,共8页王毅 
以文学空间学视角细读故事文本,可以发现在《爱》的故事文本中,并不熟悉中国乡村的张爱玲巧妙地借用了传统文学尤其是诗词资源,利用古今依然相通的文学想象共同体,构建出现代乡村情感空间,实现了从时间到空间的转换。其中的叙述采用了...
关键词:张爱玲 《爱》 参差的对照 第三空间 异托邦 
略论当代长篇小说的现实书写
《小说评论》2014年第6期52-57,共6页张龙云 王毅 
1、纪实 这个话题陈旧而且空泛得令人昏昏欲睡,但却吻合于我近来的阅读感受:如果集中阅读近十余年的长篇小说,肯定不是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
关键词:长篇小说 书写 当代 阅读感受 
后现代语境下的小说写作与诠释——以苏童《米》的细节败笔为例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5期32-39,共8页王毅 
当代作家苏童重要代表作之一的《米》一直被视为当代小说经典,但细读文本会发现,不管是人物塑形,还是情节设置与文本的内在连贯性等方面看,它与经典都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如何消化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学文化资源,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风格,...
关键词:小说 诠释 解构 苏童 《米》 
“人民”的迷思:处于想象中的新诗读者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9年第2期24-31,共8页王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诗学与西方诗歌:西诗中译及其对现代诗人创作的影响”(05BZW048)
新诗的读者锐减是个已然的事实,但这却并不值得担忧。人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不恰当地把'读者'和'人民'在集体意识和无意识层面予以了等同。这种似是而非的联系,背后隐藏着来自(我们想象的)传统诗歌、西方民主意识以及当下政治意识形态...
关键词:新诗 读者 人民 神话 
故事与意义:一无所获的捕捉——对沈从文《猎人故事》的解构阅读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09年第1期104-109,共6页王毅 
与鲁迅一样,沈从文的小说写作中也有一组"故事新编",《猎人故事》是其中之一。沈从文在这篇小说中通过对故事的讲述与倾听,以及对倾听规则的设置,自觉不自觉之间揭示了后来解构主义哲学和文论所论及的语言的特性,演示并敞亮了语言本身...
关键词:沈从文 《猎人故事》 语言 解构 意义 
陆耀东教授之新诗及其现代文学研究被引量:1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31-35,共5页温泉 王毅 
陆耀东教授从195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该领域尤其是新诗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新诗史》第一卷的问世,更是向世人展示了其厚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此外,他在给诗人作评传时的客观审慎,对长篇叙事诗的梳理...
关键词:陆耀东 新诗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