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日红

作品数:13被引量:6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发文主题:鱼道模型试验航电枢纽平面布置船闸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水道港口》《水运工程》《水科学与工程技术》《东北水利水电》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银川段贺兰滩群航道整治方案研究被引量:1
《水道港口》2016年第4期411-415,438,共6页李顺超 王斐 章日红 
分析了黄河银川段贺兰滩群滩槽、浅滩变化与碍航特性。针对研究河段存在的河宽水散、槽窄水浅、弯曲半径小、主流频繁摆动等问题,确定了"因势利导,枯水整治,固滩稳槽,堵支强干"航道整治原则。建立了该河段航道整治物理模型,对整治工程...
关键词:滩群 航道整治 模型试验 黄河银川段 
盘锦港25万吨级航道平面布置潮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第9期70-71,共2页章日红 
通过潮流物理模型试验和泥沙回淤计算,分析研究盘锦港25万吨级航道建设后航道水流条件及回淤情况。试验、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后航道各航段涨落潮平均流向均有所减小;全航道涨、落潮平均流速有所减小;方案三航道走向与潮流夹角最小,其外...
关键词:潮流 航道 回淤 模型试验 
射阳港进港航道工程导堤堤头冲刷试验研究被引量:7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金辉 李志涛 章日红 冯小香 
采用潮流定床模型和局部动床模型,研究了射阳港进港航道工程潮流特征和导堤堤头冲刷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工程区域内潮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堤头扰流流速较大,悬沙分布和海床也相应变化,堤头海床会形成范围深度和较大的冲刷坑,设计防护设...
关键词:射阳港 模型试验 堤头冲刷 防护工程 
潜坝壅水规律研究被引量:6
《水运工程》2011年第8期80-82,87,共4页于广年 王义安 章日红 
潜坝的壅水效果是水流经潜坝作用后一部分动能向势能转化的结果,不同条件(糙率、底坡、纵断面形状等)下潜坝水位壅高值与潜坝阻挡面积比率关系密切。采用理论分析与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潜坝的壅水机理,并在水槽中进行了不...
关键词:潜坝 阻挡面积 壅水规律 局部阻力系数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乐天溪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第8期152-153,共2页章日红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乐天溪河段平面弯曲,处于三峡大坝下游交通管制区,交通流量大,位置十分显要。目前,两坝间38km航道技术等级为Ⅱ级航道(规划为Ⅰ级)。大流量下乐天溪航道水流条件紊乱,且随船舶大型化发展,锚泊区容量、水深不足。文中...
关键词:两坝间 代表船型 航道 锚泊区 炸礁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平面布置研究被引量:2
《东北水利水电》2011年第6期1-3,71,共3页于广年 王义安 章日红 
根据1∶100物理模型试验成果,从泄流能力、船闸上下游口门区、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以及发电水头等方面,对枢纽不同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出了满足主体建筑物正常安全运行要求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平面布置 通航水流条件 航电枢纽 
闽江水口枢纽坝下水位降落整治方法研究被引量:6
《水道港口》2007年第4期257-260,共4页黄永葛 王义安 章日红 于广年 
枢纽下游河床遭受清水冲刷,河床下切、水位降落是普遍的规律,也是历来枢纽设计及航道整治中的重点和难点,文中针对闽江水口枢纽坝下水位降落幅度及河床地质条件,采用1:100正态物理模型与遥控自航船模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提出了若坝下水位...
关键词:枢纽 河床冲刷 水位下降 整治方法 
滨州港外航道大风天泥沙骤淤沿程分布预报被引量:6
《中国港湾建设》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郝品正 冯小香 李君涛 刘哲 章日红 
根据波浪预报理论、能量传递理论和能量平衡原理,将风生浪—浪掀沙—潮输沙—航道淤积这一复杂的海洋动力转化过程简化;抓住开敞式航道泥沙骤淤的源头因素,建立航道泥沙骤淤与大风天有效风能的关系,根据实测资料进一步建立骤淤淤强沿程...
关键词:骤淤 有效风能 重现期 类比分析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平面布置被引量:1
《水运工程》2006年第12期57-61,76,共6页李金合 章日红 王志纯 
在通航河流上修建枢纽综合利用工程,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制约,且这类工程因需同时满足电站、船闸等水工建筑物对水流、泥沙条件的要求,在进行总体布置时往往会遇到枢纽中各建筑物布置合理与否问题,需要妥善处理,以取得较好的综...
关键词:松花江 大顶子山 航电枢纽 平面布置 模型试验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泄流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6
《水道港口》2006年第3期170-174,共5页李金合 杜仲凯 章日红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枢纽,必须保证原河道洪水流量的渲泄。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在预可、工可和初步设计阶段,利用比尺为1∶130整体定床正态模型,对枢纽总体布置曾进行了多方案的对比试验。文中根据物理模型泄水闸泄流能力方面的试验成果,提出...
关键词:航电枢纽 泄流能力 模型试验 大顶子山 松花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