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价值论《金刚经》美育现代生态学主体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中国艺术结构之早期整合
《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第1期50-55,共6页赵建军 
中国艺术因其审美隐喻和构成方式的独特,而与西方艺术形成很大的结构差异。本文通过对商周之际中国艺术结构整合的描述,揭示了中国艺术在型态、媒介与旨趣追求方面所显示的特质。
关键词:中国 艺术结构 主体性 流动性 型态整合 质性整合 旨趣整合 
论审美代码
《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第1期42-48,共7页赵建军 
审美代码是具备感性特征与可知解性的符号或形式。审美代码承载着多种层面的审美信息而成为与人的感性存在和本体存在密切联结的对象或客体。审美代码的符号蕴含包括:1.作为审美对象它是非本体的;2.作为经验的载体它唤起审美体验;3.作...
关键词:审美代码 审美对象 审美体验 感性特征 可知解性 符号 审美本体 价值论 
平凡的源始——《金刚经》“法会因由”之义理阐释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83-86,共4页赵建军 
佛教经典《金刚经》是一部蕴含着异常丰富的思想精华的文化瑰宝。“法会因由”是《金刚经》的开篇部分,述及释迦牟尼的起居、行乞生活,但其中隐含着整部经义理诞生的信息,本文集中就此方面内容给予阐释和探讨。
关键词:<金刚经> 法会因由 法相 守教文化 
当代人类生存境遇与生态美学的建构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16-19,共4页赵建军 
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当代人类的生存境遇,也使人类的精神境遇陷入困惑和迷茫,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主体文化已走到寻求幻觉体验的极致。在此情形下,人类迫切需要调整整体的生存策略,以积极主动的文化抉择来改变人类的生存现状。...
关键词:高科技 生存境遇 主体文化 现代生态学 人类 生态美学 
《金刚经》“庄严净土”之义理阐释——《金刚经》新解之十
《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7-11,共5页赵建军 
佛教经典《金刚经》是一部蕴含着异常丰富的思想精华的文化瑰宝。“庄严净土”系《金刚经》中阐明核心观念的一个重要段落 ,本文着重对其所蕴含的大乘般若思想给予尝试性阐释探讨。
关键词:《金刚经》 庄严净土 燃灯佛 如来佛 法不外求 大身设喻 须弥山 大乘 
美:代码与意蕴的破译被引量:1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92-94,共3页赵建军 
从价值论的角度认识美的本质问题 ,首先应当肯定美与审美的同一 ,是在对美的对象形式 ,即更宽泛意义上作为代码的审读而实现的 ,而使代码形式具备价值本体论意义的关键是 ,代码形式以及代码系统与审美
关键词:审美对象化 代码系统 代码形式 文化意蕴  价值论 逻辑 本质 审美 
当代美学学科性质刍议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36-38,共3页赵建军 
当代美学具价值论学科性质。只有从价值论角度出发来创构当代美学体系 ,才能深刻地阐释当代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追求与审美观念趣味 。
关键词:当代美学 学科性质 价值论 整合 文本阐释 
理性探索与独到的文化生态视角——梁衡散文创作道路管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8,12,共9页赵建军 
梁衡的散文创作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现实进程,鲜明地体现出一种执著的理性探索精神。结合时代政治、文化的需要反思人文精神的内蕴以及散文内在形式、语言的革新,是梁衡散文理性探索的一个突出特点,从而使他的作品在表述视角...
关键词:散文创作 文化生态 理性化 自然景观 文体自由 
论审美鉴赏力及美育实施途径被引量:1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61-65,共5页赵建军 
审美鉴赏力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能力。对审美鉴赏力的培养,是美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审美鉴赏力的性质,并对如何培养审美鉴赏力作了阐述。
关键词:审美鉴赏力 认知 享受 审美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