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如萍

作品数:13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元素周期律还原论玻尔原子结构语境依赖性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动态》《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辩证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系统生物学的非线性综合路径及其本体论分析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5期104-109,共6页邢如萍 桂起权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255)
与传统分子生物学研究有所不同,系统生物学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理解并控制类似基因调节或新陈代谢的动态网络系统。多学科的非线性综合是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路径和基本特点。文章详细介绍系统生物学学科综合的研究路径,并进一步讨论非...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 学科综合 系统本体论 本体论综合 
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的历史重构被引量:1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邢如萍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255)
文章仔细回顾并剖析玻尔在1913年至1923年期间建构的原子结构理论和两个原子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从而主张玻尔提出的原子理论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不是依靠严格的数学推理得出,而是依靠多种现象进行非线性的经验建构过程,是在元素周期性、元...
关键词:玻尔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电子 
关于分子结构概念的语境依赖性之对话——语境论的化学哲学初探被引量:1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4期1-8,共8页桂起权 邢如萍 
1.以两性物质例示化学分子的语境依赖性,并切入场有(Being in field)哲学和语境论哲学;2.布特列洛夫、凯库勒和范霍夫等人对"立体结构"概念之贡献,再结合刘易斯共价键理论,形成刚性化的经典分子结构模型;3.鲍林"共振论":从刚性分子结构...
关键词:分子结构模型 场有哲学 语境依赖性 语境整体论解释 格式塔认知 
约翰·比克尔的元科学还原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1期97-102,共6页邢如萍 
神经生理学研究显示生物的智力生活与特殊神经中的细胞过程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以此为依据,比克尔认为这些实验研究成果直接证明心理状态向分子生物学机制的还原。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比克尔引用的长期记忆向细胞-分子机制的还原只能支持部...
关键词:比克尔 分子还原 后期-LTP 细胞 分子 
“李森科”事件再思考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23-26,共4页邢如萍 
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构筑和谐山西的法律环境建设问题研究>(2006041038)
随着前苏联国内部分档案材料的解密和最新研究,"李森科"事件的来龙去脉变得越来越清晰。从表面上看,整个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国家权力的滥用所致,实质上这一事件的产生除了由于李森科本人趁机利用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状况达到个...
关键词:李森科事件 前苏联 国家权力 科技管理 
门捷列夫的预言及其认识论意义被引量:6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50-55,共6页邢如萍 成素梅 
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表),对未知元素的存在和各种性质做出成功的预言,由此成为科学哲学中预言主义主张的依据,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典型科学案例。文章回顾并重审元素周期律的相关史实,揭示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表)的理论特征,指出...
关键词: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律 新颖性预言 认识论意义 
简论党的旗帜就是力量之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581-583,共3页邢如萍 
党的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形象,就是我们夺取一切胜利的力量之源。党的旗帜所具有的这种特征与特性,是其本质与内在规定性之所在,即旗帜的导向力、旗帜的凝聚力、旗帜的感召力、旗帜的战斗力、旗帜的彰显力。
关键词:旗帜 方向 形象 力量 
下向因果性与附生性——论金宰权对突现论的反对被引量:1
《系统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6-11,19,共7页邢如萍 
项目名称: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号:教技函[2007]5号
物理主义的突现论与还原论之争是旷日持久的。还原论者有强烈的愿望为不同领域的学科提供一种统一、简单的说明,并建立各种各样的还原模型。作为还原论的反对者之一,突现论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借助于自然科学研究事实,坚持同一系列事件或...
关键词:还原论 突现性 附生性 下向因果性 金宰权 
化学哲学研究的新走向被引量:7
《哲学动态》2008年第12期54-60,共7页邢如萍 桂起权 
关键词:哲学研究 化学 生物学哲学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哲学 心理学哲学 数学哲学 科学哲学 
审视巴尔的摩案——从利益冲突角度被引量:1
《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4期634-639,共6页阎莉 邢如萍 
从利益冲突的角度分析对著名的巴尔的摩案,指出这一案件中同时存在着科学家之间以及科学家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两方面冲突交织在一起使案件成为一起介入了各种力量的事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今后避免类似案件发生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巴尔的摩案 利益冲突 科学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