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省林

作品数:43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哈贝马斯诠释学休谟问题休谟道德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河北学刊》《泰山学院学报》《文史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奥塔与后现代技术科学
《世界哲学》2023年第1期134-149,共16页 刘丽苹(译) 铁省林(译)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西方诠释学的身体向度探索研究”(项目编号:19YJA720013)的阶段性成果。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学说经常与政治哲学和美学的主题联系在一起,他最著名的学说是在他的名著《后现代状况》(1979)中对后现代的闻名定义,这个定义质疑了元叙事。本文主张,利奥塔这个著名的观点实际上包含着一种技术哲学,而且,这种哲...
关键词: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效能 技术科学 合成生物学 数据科学 
虚无主义诠释学视域中真理的政治取向
《河北学刊》2021年第2期64-69,共6页铁省林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西方诠释学的身体向度探索研究”(19YJA720013)。
当代西方虚无主义诠释学哲学家瓦蒂莫站在诠释学的立场上,首先批判了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以及奠定在这种真理观之上的西式政治民主的虚假性;其次吸收尼采和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观点,在真理观上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把真理看作是一种解释事...
关键词:瓦蒂莫 虚无主义 诠释学 真理 政治 
维特根斯坦的视知觉认识论及其方法论效应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19年第3期49-55,共7页王维先 铁省林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BEA160080)
维特根斯坦通过分析视知觉的特殊情况,指出"看作"不同于"看"。"看作"与"看"之间存在着概念区别,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看作"知觉中呈现出不同的"外观"("面相"),所以"看作"虽然是知觉的一部分,但它内含着思想、经验和文化等因素。维特根斯坦...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视知觉 看作 面相 
作为交往理解的哈贝马斯诠释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1期10-11,共2页铁省林 
当代诠释学家共同的认识是,诠释学是对理解和解释的研究。哈贝马斯对此并无疑义,但他进一步从自己的哲学立场出发,对这一点给予了具体的界定和内容上的充实。在写于1970年与伽达默尔争论的重要文本《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中,哈贝马斯一...
关键词:诠释学 哈贝马斯 自然语言 伽达默尔 哲学立场 理解语言 交往 重要文本 
新休谟及其实在论的因果观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98-101,共4页铁省林 
新休谟是当代西方学术界重新理解休谟因果观的产物。新休谟反对老休谟的传统观点,主张休谟是一个因果实在论者。新休谟认为,休谟一方面肯定存在于外部世界中的因果力量,另一方面又否认我们能够在观念上把握它。虽然新休谟并没有取代老休...
关键词:新休谟 实在论 因果 
实在论、反实在论与准实在论——当代西方解释休谟因果观的三种立场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12期10-15,共6页铁省林 
围绕着休谟是否承认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问题,当代西方休谟研究者形成了三种立场:实在论、反实在论与准实在论。实在论者认为休谟是一位因果实在论者,休谟主张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因果力量和必然联系,对休谟的因果观作出了新的解...
关键词:实在论 反实在论 准实在论 因果 
人是依赖自然的——乔纳森·休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捍卫和建构被引量:4
《东岳论丛》2014年第8期38-43,共6页铁省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研究"(12BKS063)阶段性成果
面对当代的生态危机和环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休斯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为根据,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出发,围绕着人对自然的依赖,解释了自然的限制及其相对性、生态依赖原则和生产力的良性发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意义,为...
关键词: 自然 生态 马克思主义 
黑尔的可普遍化原则及其局限
《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王维先 铁省林 
在非理性主义和主观主义流行于伦理学时,黑尔将可普遍化规定为道德判断的基本特征,从语言与逻辑的角度重新解释和论证了可普遍化原则,恢复了道德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为伦理学奠定了客观基础。然而,黑尔的可普遍化原则却并不完全符合道德...
关键词:道德判断 可普遍化 黑尔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何以是分析的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13年第4期80-83,共4页铁省林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分析哲学的时代氛围、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的需要,采用分析的方法来解读和重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就是概念清晰、表达明确、论证严谨的方法,其分析包括广义的分析和狭义的分...
关键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 
后民族民主与宪法爱国主义被引量:2
《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26-31,共6页王远河 铁省林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后民族政治的内在张力及其构建路径--以欧洲一体化为例"(批准号为10BKSJ02)的研究成果
民主与宪法爱国主义是走向后民族政治的必由之路。因为民主国家经过人民的意见和意志而实现了合法化;宪法爱国主义似乎能够取代民族主义而成为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然而,试图从后民族民主和宪法爱国主义中排除掉民族主义,建立一个远离...
关键词:民族主义 后民族民主 宪法爱国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