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力之

作品数:182被引量:38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人为本毛泽东文化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审美自由论的逻辑联结:“艺术掌握世界”的承前启后性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4-54,共11页黄力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改革开放史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之辩护性研究”(20BKS170)。
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确认这种掌握方式的独立性和不可取代性,关系到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重要性,关系到人类未来的自由发展。马克思的这个命题是一个逻辑的联结点,具有内部的承前启后意义,过去的研究有所忽...
关键词:马克思 艺术掌握世界 逻辑联结点 审美自由 
中国式现代化:“体”“用”模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8,49,共9页黄力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改革开放史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之辩护性研究”(20BKS170)。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19世纪形成的体用一元的模式(西方开创的工业化为用、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价值观为体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更多非西方国家开创了体用二元的模式(西方开创的工业化为用、非西方政治制度和非西方价值观为体模式)。体用二...
关键词:现代化模式 体用二元模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 
“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关系的基本原则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6期41-47,共7页黄力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关于改革开放史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之辩护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BKS170)。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既是指用马克思主义来推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也是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的基本原则。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舍弃了儒家文化呢?这必须在理论上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儒家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守正创新:文化传承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10,175,共11页黄力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关于改革开放史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之辩护性研究”(项目编号:20BKS170)。
在文化的时间关系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支点是守正创新,只有正确进行守正创新,文化自信才能充分自觉。文化传承起于文化发展的最初历史阶段,由家庭与社会的口口相传发展到简单的审美符号相传,具有无意识的特点。马克思的文化传承思想强...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传承 守正创新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精神文明导刊》2024年第5期19-21,共3页任思蕴 顾红亮 黄力之 曹祎遐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进发,呈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生动景象。如何进一步回答好“传承和发展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万壑争流 研讨交流 时代精神 传承和发展 生命力 理论和实践 
中国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被引量:2
《上海文化》2024年第4期12-19,共8页黄力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体性存在。基于“天人合一”的中国宇宙观表述,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文化精神是顺天道而立的。自强不息精神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精神,不断为中国历史所证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战胜种种内忧外患...
关键词:中国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重构被引量:25
《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黄力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关于改革开放史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之辩护性研究”(20BKS170)。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创新之关系问题,存在时代差异,必须从特定语境历史与当下现实之关系出发,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问题相关论断进行深度重构,即重新阐释并构建。马克思恩格...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 民族文化 文化传统 “两个结合”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文明基本向度的契合性被引量:3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44-53,共10页黄力之 
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能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实性存在,必须到文明史上去进行确认。由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逐渐形成,文明史呈现向前向好发展的大趋势。关于文明状态本身的评价标准问题,必须以人类中的绝大多数,...
关键词:全人类共同价值 文明史 技术向度 伦理向度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0期4-31,177,共29页黄力之 顾红亮 叶舒宪 王宪昭 徐兆寿 展龙 马建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扬斗争精神的实践机制研究”(23ZDA022)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
关键词:《探索与争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解放 文化根基 建构路径 人文社科 现代文明 文明建构 
穿越时空的《共产党宣言》
《同舟共进》2023年第6期13-16,共4页黄力之 
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时指出:“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诞辰 共同纲领 合作撰写 加利福尼亚 恩格斯 穿越时空 习近平总书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