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昆

作品数:97被引量:1259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油菜甘蓝型油菜甘蓝型黄籽油菜油菜幼苗甘蓝型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种业》《中国农技推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种质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3
《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第9期3059-3068,共10页黄莎 梁峰豪 王璐璐 唐容 张玉玲 陆光远 徐劲松 张学昆 张超 
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2019开放课题(KF2019009);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基金项目(黔农科院青年基金[2019]06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306号);贵州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GZCYTX2018-08)共同资助。
芥菜型油菜是贵州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山地环境种植常受到秋冬干旱的危害,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筛选和鉴定苗期耐旱型种质资源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水培结合10%聚乙二醇处理的方法对198份贵州芥菜型油菜进行鉴定,根据处理和对照相对根...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 苗期 耐旱 隶属函数 
种肥播施方式对红壤旱地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1
《作物学报》2020年第11期1790-1800,共11页吕伟生 肖富良 张绍文 郑伟 黄天宝 肖小军 李亚贞 吴艳 韩德鹏 肖国滨 张学昆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2);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XARS-08);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1BBF60032,20181BBF60004);江西省科技合作领域重点项目(20161BBH80069)资助。
为明确红壤旱地油菜适宜的种肥播施方式,本研究通过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2年的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传统种肥土表撒播(T1)、种子条播而肥料土表撒施(T2)、种肥等行异位同步播施(T3)和种肥宽窄行异位同步播施(T4)4种不同种肥播施方式...
关键词:油菜 红壤旱地 种植方式 产量 肥料利用率 
甘蓝型油菜发芽期低温耐性的评价与材料筛选被引量:2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年第5期723-734,共12页黄贺 闫蕾 吕艳 丁晓雨 蔡俊松 程勇 张学昆 邹锡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1017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计划;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为建立甘蓝型油菜发芽期低温耐性的鉴定及评价方法,筛选强耐低温材料,分别在22℃和9℃对66份材料进行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平均发芽时间的考察,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划分材料的低温耐性等级。结果表明:9...
关键词:油菜 萌发 耐低温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偏晚播油菜“345”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中国农技推广》2019年第S01期26-28,共3页夏起昕 鲁剑巍 张学昆 梅少华 周志华 郭熙发 程应德 陈爱武 鲁明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0900);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行动项目“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345"模式的设想起源于湖北武穴,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在武穴市水稻收获期较晚条件下油菜生产中采用的4种具体的"345"模式关键技术和实施效果。其中无人机直播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模式、油菜机械直播一体化模式和人工免耕...
关键词:油菜“345”模式 晚播 抢墒播种 油菜专用缓释肥 秸秆全量还田 
油莎豆高油高产品种中油莎1号被引量:12
《中国种业》2019年第6期96-97,共2页赵永国 邹锡玲 张燕 韩忠奎 曾柳 张学昆 
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HBHZDZB-2017-004)
油莎豆新品种中油莎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通过辐射诱变、提纯复壮及南繁加代穿梭育种方法选育的高产高油品种,2017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品种认定。
关键词:油莎豆 中油莎1号 高油 高产 
5-羟色胺对油菜幼苗干旱的缓解效应被引量:3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年第2期192-198,共7页田姗姗 李继强 邹锡玲 张学昆 付桂萍 吕艳 曾柳 闫蕾 刘月 钟燕 杨静 陈建军 马海清 程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17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011)
为探讨5-羟色胺(5-HT,又名血清素)对油菜耐旱性的调节作用,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采用PEG6000 (polyethylene glycol)胁迫模拟干旱,分析了干旱条件下施加外源5-羟色胺对油菜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及渗透调节物质...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5-羟色胺 模拟干旱 幼苗 
我国油莎豆产业研发进展报告被引量:64
《中国农村科技》2019年第4期67-69,共3页张学昆 
油莎豆又称虎坚果、油莎草、铁荸荠等,是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一种草本植物。油莎豆适应性极强,它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集油、粮、牧、饲、绿化观赏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油莎豆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淀粉、蛋...
关键词:油莎豆 全产业链 食用油自给率 优质饲料 大豆进口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和种质资源筛选被引量:2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年第1期74-83,共10页闫蕾 蔡俊松 高立兵 黄斌 马海清 刘清云 戴熙燕 张学昆 程勇 邹锡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1017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为筛选可利用的抗寒种质资源,建立了甘蓝型油菜抗寒性鉴定方法:将3叶期到4叶期的幼苗经4℃预处理(低温锻炼)24h,然后分别做3种冷冻处理(-2℃1h、-2℃1h+-4℃1h、-2℃1h+-4℃1h+-6℃1h),随后统计存活率,计算抗寒指数,评估抗寒性。通过该...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幼苗期 抗寒指数 抗寒性 
甘蓝型油菜种子和角果皮中硫苷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转录组关联分析被引量:4
《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4期635-651,共17页田志涛 赵永国 Lenka Havlickova He Zhesi Andrea L Harper Ian Bancroft 邹锡玲 张学昆 陆光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663)。
【目的】探索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种子和角果皮硫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转录组关联分析解析控制硫苷含量变异的遗传机制。【方法】在由113个油菜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油菜种子及角果皮中的...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硫代葡萄糖苷 动态变化 转录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基因表达量标记 
甘蓝型油菜蕾薹期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4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第6期88-94,共7页黄倩 赵永国 黄祥伟 朱宗河 刘云清 马海清 程勇 邹锡玲 徐劲松 张学昆 陆光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663);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蕾薹期是甘蓝型油菜对干旱最为敏感的时期之一。以抗旱品系QY8-1和干旱敏感品种沪油16构建的含183个家系的F2∶3群体为研究材料,在现蕾至抽薹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正常灌溉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后群体的抽薹高度、单株...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蕾薹期 遗传连锁图 抗旱性 QTL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