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运启

作品数:9被引量:9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稻米扫描电镜抗性遗传稻瘟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种子》《湖北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黑米稻种皮色素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40
《中国水稻科学》1995年第3期149-155,共7页张名位 彭仲明 徐运启 
采用3个种皮颜色深浅不同的黑米稻品种与1个白米稻品种配制6个杂交组合,测定F2单株黑米种皮中的色素含量。所有组合F2群体的色素含量的平均值介于双亲之间,并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表现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选用6个黑米...
关键词:黑米稻 双列杂交 种皮颜色 色素含量 
水稻亚种间广亲和性及其酯酶同工酶特点被引量:1
《种子》1994年第1期17-20,共4页余四斌 彭仲明 徐运启 
通过与籼粳测验种测交,考察了9个待测品种的亲和性表现。结果表明品种Dular、Aus449、0046、CPSL-17、KetanNangka、02428具有广亲和性,水源287可能具有广亲和性。比较广亲和性品种和不具有广亲和性品种的酯酶同工酶,得出所有供试...
关键词:水稻 广亲和性 酯酶同工酶 杂种 
稻瘟病抗源 TETEP 的抗性遗传及其应用被引量:6
《植物保护学报》1993年第3期233-236,共4页陈葆棠 彭仲明 徐运启 
稻瘟病抗源 Tetep 和品种华矮837的杂种后代接种菌株82-0461(ZB_(15)),通过杂交法和累积分布曲线法分析抗病基因组成,结果表明:Tetep 对菌株82-0461(ZB_(15))的抗性由两个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并且两个主效基因之间存在加性作用。
关键词:水稻 稻瘟病 抗性 遗传 
黑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广东农业科学》1993年第5期32-35,共4页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所黑米课题组 张名位 彭仲明 徐运启 
分析了49份黑稻品种的加工、外观、蒸煮与食味营养品质及谷粒特征等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结果表明:黑米的蛋白质、色素、P、Fe,Zn 和 Mn 的含量等6个营养品质性状分别与密度、粒长、长宽比表现正相关,与粒重、体积、粒宽及直链...
关键词:黑米 品质 相关性 遗传 
水稻品种矮梅早3号抗稻瘟病的遗传被引量:8
《Acta Genetica Sinica》1993年第4期354-361,共8页陈葆棠 彭仲明 徐运启 
水稻杂交组合(矮梅早3号×华矮837)的F_3株系接种菌株78-189(ZD_3)和83-182(ZD_1),应用累积分布曲线法进行了抗稻瘟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矮梅早3号含有4个主效抗性基因P_i-A_1、P_i-A_2、P_i-A_3和P_i-A_4,其中P_i-a_4为隐性基因...
关键词:水稻 稻瘟病 遗传 抗性遗传 
扫描电镜在稻米品质鉴定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第A01期61-62,共2页瞿波 徐运启 傅丽霞 叶林 童小龙 
胚乳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稻米品质有关,用扫描电镜鉴定稻米品质具有直观、快速、准确、微量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在育种的早期世代对米质进行鉴定及快速、大量地筛选亲本材料。
关键词:稻米 品质 鉴定 电子显微镜 
水稻糊化温度的遗传分析被引量:9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115-119,共5页陈葆棠 彭仲明 徐运启 
用kiycsawa的累积分布曲线法对水稻杂交组合(矮梅早3号×华矮837)的F_3种子的糊化温度的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矮837的高糊化温度由2个位点的显性基因共同控制。且此2个基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矮梅早3号的低糊化温度由2个隐性基因所...
关键词:遗传 水稻 糊化 温度 基因分析 
品质不同的稻米胚乳细胞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404-408,T002,共6页瞿波 徐运启 傅丽霞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品质不同的水稻品种的米粒横断面,看到了一些与米质有关的形态结构特征.根据在电镜下形态完整的胚乳细胞内的淀粉粒是否可见,可将胚乳细胞分为“裸露型”、“非裸露型”和“中间型”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基本类型可作为...
关键词:稻米 品质 胚乳细胞 扫描电镜 
稻米糊化温度的半粒法测定及其遗传被引量:4
《湖北农业科学》1991年第9期14-16,共3页陈葆棠 彭仲明 徐运启 
糊化温度属稻米蒸煮品质性状之一,它的高低影响到米饭的性质。糊化温度的测定现多采用Little(1958)所创造的碱消化间接测定方法。其测定材料均为精米样品。在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中。
关键词:稻米 糊化 温度 测定 遗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