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

作品数:13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山前石铲遗址出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农业考古》《山海经》《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石器研究
《文博》2025年第1期54-60,45,共8页杨宽 赵俊杰 何毓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殷墟王裕口南地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6CKG008);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阳洹北商城出土石器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2BKG001);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殷墟出土石器工具研究”(项目编号:2024GGJS107)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殷墟王裕口南地2009年出土的石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器功能研究的关联方法,经过系统的分类与功能推断,探讨了遗址发掘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利用方式。研究表明,该遗址在殷墟一期、二期时石器种类丰富,生计方式多样;殷墟三期、四期时,...
关键词:殷墟 王裕口南地 石器功能 遗址利用方式 
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磨石研究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22年第3期115-123,共9页杨宽 赵俊杰 何毓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殷墟王裕口南地考古发掘报告”(批准号:16CKG00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石器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17CKG002);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殷墟晚商墓葬青铜爵、觚组合研究”(批准号:2021-ZZJH-007)。
本文以王裕口南地出土的磨石(A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观察与工艺设计分析,了解到该类型磨石的选料主要为粗糙的砾石,多为砂岩与石英岩。该类型磨石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便于手持把握,二是有相对较平的工作面,用平滑后废弃。资源...
关键词:殷墟 王裕口 磨石 实验考古 
甲骨学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山海经》2021年第21期0076-0076,共1页魏凤玲 杨宽 
甲骨学的发展存在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层次、缺少本科生层次的教材等问题。据此,安阳师范学院将甲骨学融入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开设甲骨学校本课程、撰写本科层次甲骨学教材、建设考古实践基地、深入社会服务几个路径,使甲骨...
关键词:甲骨学 人才培养 安阳师范学院 
甲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144-145,共2页魏凤玲 杨宽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甲骨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李彦雄名师工作室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人们日益意识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对作为文化之源的甲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刻不容缓。本文以安阳师范学院为研究基点,讨论了安阳师范学院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对安阳师范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甲骨学研究...
关键词:甲骨文化 安阳师范学院 学科建设 传承发展 
考古学本科课程设置研究被引量:1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年第2期31-35,共5页杨宽 魏凤玲 张馨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石器的功能研究”(2017CKG002);安阳师范学院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石器分析视野下的殷墟手工业生产与技术研究”(AYNUKP-2018A03);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考古学本科课程设置研究”(ASCX/2019-Z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从考古学的学科特点及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要求出发,在阅述"循序渐进""由博返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平衡"等考古学本科课程设置原则基础上,提出考古学本科课程设置方案,并探讨优化考古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策略.
关键词:考古学 大学本科 课程设置 
民族学视野下的史前农业生产方式探析
《古今农业》2019年第2期36-43,共8页杨宽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石器的功能研究”(2017CKG002)
农业的发展是极其复杂的一个过程,其内涵也十分丰富,就以往的史前农业研究而言,类似"当时已有农业"、"当时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经济"等结论并没有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运行状态。本文通过对农业内涵的定义分析、民族学材料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农业 生产方式 民族学 史前考古 
小议殷墟石器研究被引量:2
《文物春秋》2019年第2期3-7,共5页杨宽 赵俊杰 何毓灵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石器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17CKG00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殷墟王裕口南地考古发掘报告”(批准号:16CKG008)的研究成果
殷墟遗址出土有大量的石器,但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已经进入复杂社会阶段的殷商时期,石器的研究应当先利用多途径的推理方法,结合遗址内部情况确定石器的功能,然后"透石见人",从不同角度对当时社会的生产技术进行深入分...
关键词:殷墟 石器研究 生产技术 遗址性质 
哈民忙哈遗址之石器工具被引量:11
《人类学学报》2016年第4期522-536,共15页陈胜前 杨宽 李彬森 朱永刚 吉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91)
哈民忙哈遗址以发现大量凌乱堆弃的人骨而闻名,了解当时生产方式、文化生态关系对于了解史前灾难的原因很有意义。通过石器工具组合的功能分析,可以较清晰地了解到,其石器组合缺乏真正的农耕工具,当时人们依赖的是一种以狩猎采集兼营农...
关键词:哈民忙哈遗址 石器功能 方法 文化生态 史前灾难 
赤峰大山前遗址第1地点夏家店下层文化梭形石刀的使用方式被引量:3
《考古》2016年第3期93-101,共9页董哲 杨宽 陈胜前 王立新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号:2009JJD780004)
<正>大山前遗址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共有6个地点,编号为KDⅠ~KDⅥ[1]。前5个地点出土了大量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其中大山前遗址第1地点(简称KDⅠ)出土了一批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器类型之一的梭形石刀,包括成品61件、毛坯2件。国内已...
关键词:大山前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梭形石刀 使用方式 
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遗址出土兴隆洼文化石铲的功能研究被引量:4
《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第1期359-372 427-42,427-428,共16页杨宽 陈胜前 刘郭韬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本研究的支持
白音长汗遗址位于林西县最南端的西拉木伦河北岸,现在的主河道已向南偏移,远离遗址有两千米之遥。遗址坐落在白音长汗村西南约500米的一列山冈上,俗称"西荒山"。白音长汗遗址整体上分为南、北两个聚居区,北区编为A区,南区编为B区。两区...
关键词:白音长汗遗址 石铲 兴隆洼文化 林西 西拉木伦河 聚居区 坡面 属功能 磨圆 石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