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慧

作品数:49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礼学理学礼学思想宋代礼教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领导之友》《孔子研究》《原道》《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良知说礼:王阳明礼学思想特质的再探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8-25,共8页殷慧 廖春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多卷本)(20&ZD030);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课题:王阳明及其后学的礼学思想研究(20GZGX08)。
阳明礼学思想主要被诠释为“以心言礼”或“以情说礼”。“以心言礼”说认为阳明在朱子“礼者,理也”的基础上提出“心即理”,从而打通心、礼之间的关系;其实“以心言礼”的言外之意是以良知言礼,只是阳明早年未能将“良知”二字点出。...
关键词:王阳明 以心言礼 以情说礼 以良知说礼 
千叶之花:王龙溪对礼教的推崇、批判与超越
《孔学堂》2023年第2期66-77,I0072-I0085,共26页殷慧 廖春阳 Hou Jian(译) 
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课题“王阳明及其后学的礼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20GZGX08);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多卷本)”(项目批准号:20&ZD030)阶段性成果。
王龙溪服膺礼教,推崇礼法之士,在家族和地方进行礼义教化;同时他坚持以礼修身,通过持礼工夫来提升道德修养、恢复良知。但由于当时社会上礼义与礼仪相割裂,产生了只重仪式不重礼义的现象,故王龙溪对异化后的礼教进行批判,将其视作一朵...
关键词: 良知 心学 王畿 
从“乐由中出,礼自外作”看汉宋礼学诠释重心的转变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4期29-38,共10页殷慧 刘文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ZD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X010)。
《乐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一语,历来为学者所关注,但他们对此语的诠释又存在一定差异。汉唐儒家以郑玄、孔颖达为代表,郑玄着重强调礼敬乐和的功能,孔颖达进一步深化礼之于人的内在作用,以阐明礼乐内外相养之功。以朱熹和杨简为代...
关键词:儒学 礼乐 《乐记》 汉宋 
“传经”抑或“明道”:以明清两代郑玄从祀孔庙为中心的考察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60-168,共9页殷慧 张攀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宋礼学研究”(项目号:18AZX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多卷本)”(项目号:20&ZD030);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课题“王阳明及其后学的礼学思想研究”(项目号:20GZGX08)的阶段性成果。
郑玄在明清两代孔庙从祀中,地位沉浮较大,由改祀到复祀。践行程敏政主张的嘉靖孔庙改制以“明道之儒”替代“传经之儒”,德行成为从祀的首要考量。郑玄因“所行亦未能窥圣门,所著亦未能发圣学”而被改祀于乡。在清初回归传统经学的学风...
关键词:传经 明道 郑玄 从祀 孔庙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
《精神文明导刊》2022年第11期58-58,共1页殷慧 
去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在国宾护卫队护送下,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看到电视屏幕上闪现“国家最高礼遇”那一瞬间,我们百感交集。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盛典上,雪花飞舞,火炬点燃,烟花绽放,中国在冰雪...
关键词:礼乐文化 电视屏幕 激动万分 雪花飞舞 护卫队 北京冬奥会 冰雪 气势恢宏 
宋明礼教思想的展开及其特性被引量:3
《孔子研究》2022年第4期136-145,160,共11页殷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多卷本)”(项目编号:20&ZD030);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宋礼学研究”(项目编号:18AZX010)之阶段性成果。
宋明礼教思想与宋明理学相伴发展,表现出义理化、主体化和民众化等特性。义理化的倾向发端于北宋,诸儒对礼教形上世界的追寻,至朱熹系统地建构了以天理为核心的礼教思想体系,确立了“礼理双彰”的礼教进路,阳明则实现了“由理至心”的...
关键词:礼教思想 宋明理学 义理化 主体化 民众化 
百年来中国礼教思想研究综述与展望
《新华文摘》2022年第10期155-157,共3页殷慧 张攀利 
儒家文化培养了一种“礼教精神”,它起源于祭祀礼仪,而渐渐从宗教实践中独立出来成为社会交往之礼,在社会理论层面上表现为“制度在礼,文为在礼”,在心性层面上强调谦卑辞让,通过各种典章制度的建设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体现出一种人文主义...
关键词:祭祀礼仪 人文主义 礼教思想 儒家文化 典章制度 礼仪之邦 宗教实践 社会交往 
百年来中国礼教思想研究综述与展望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25-137,148,共14页殷慧 张攀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多卷本)”(20&ZD030)阶段性成果。
“五四”以来,学术界针对儒家礼教的探讨和研究,产生了不少学术成果。通过对多元定义和内涵、不同价值取向、两种书写范式影响下的礼教研究的梳理,可以总结出中国礼教思想研究仍待深入开拓的空间:就研究的取向而言,亟需对礼教思想进行...
关键词: 礼教 礼学 百年思想史 
论四库馆臣的礼学观及其学术史意义——基于汉、宋分野的视角被引量:2
《江海学刊》2021年第6期80-87,共8页张攀利 殷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多卷本)”(项目号:20&ZD030);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宋礼学研究”(项目号:18AZX010)的阶段性成果。
四库馆臣强调汉、宋分野,这在《总目·礼类》提要中表现得十分显著。四库馆臣主张三《礼》皆以郑注为宗,推崇汉儒重名物考证的治学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崇汉宗郑倾向。四库馆臣以汉学的治学风格为标准去评价宋学礼家及其著作,肯定其中能遵...
关键词:四库馆臣 汉学 宋学 礼学观 学术转向 
儒家经典体系的转化与创新——评《宋代〈四书〉学与理学》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年第4期148-152,167-168,共7页刘文鹏 殷慧 
宋代理学向来为学界所关注,由朱汉民、肖永明两位教授合撰完成的《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一书,从理学与《四书》经典文本互动出发,探求理学与《四书》学形成、发展、完成的双重流变。但该书又不止于对理学、《四书》学知识体系的梳理工...
关键词:《四书》学 理学 新经典体系 儒教文明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